学习重点
1、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
2、欣赏本文极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和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学习难点
1、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2、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
预习目标:掌握本课的字词,初步感知整篇文章。
预习内容:
一、了解“颂”的文体知识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 文心雕龙》中说:“颂者, 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 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二、熟悉作者
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广东眉县(现眉州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导。他是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一位学者型的北师大教授。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三、课前预习:
1、注音或写字。
莽( )苍 盎( )然 铿锵( ) 汲( )水
bān lán( ) 晨曦( ) pán shān( ) 采石矶()
汀( )泗桥 龙湫( ) 丘hè( ) 吟哦( )
楸( )树 涟( )漪 双颊( ) 瞭( )望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蹒跚
云蒸霞蔚
茫若无涯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3.课前思考:
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
四、学习过程
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2、写景是本文中很重要的内容,请从原文中找出有关段落,细加揣摩,说说景物描写的特色及在文中的作用。
3、本文表现作者主观情感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方式?
4、有人认为,祖国的山川不仅秀美,而且还包含着一层更为深刻的意蕴。那么具体来讲,又分别有怎样的意蕴呢?
五、课后练习及提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烧灼(zhuó) 盎(àng)然 堆垛(duò) 铿锵(jiāng)
B. 湖泊(pō) 哺(pǔ)育 苍苔(tái) 遐(xiá)思
C. 汲(jí)水 双颊(jiá) 涟漪(yī) 颓(tuí)然
D. 斑斓(lán) 溪涧(jiàn) 丘壑(hè) 瞭(liáo)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斑斓 溪涧 层峦叠幛 唧唧虫鸣 B.铿锵 吟哦 盈盈水波 飞流急湍
C.遐思 岗峦 悠然神往 青葱轻俏 D.清浊 滴沥 茫然无崖 颓然倒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大自然季节的 ,促使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②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 ,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
③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着生机啊!它青青的草色,一直 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A.变幻 变迁 蜿蜒 B.变幻 变化 绵延
C.变换 变迁 绵延 D.变换 变化 蜿蜒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瀑布)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象失去了声音。
B.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祖国山川颂》导学案3tag: , 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三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