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听不到。
师:这个表达方式是很有趣的,大家想试一下吗?有人想,有人在犹豫,我们一起来看这么一个画面。(多媒体展示黑夜萤火虫画面)夜很黑,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怎样从反面衬托一下呢?
生:很深,就连萤火虫那微小的光亮都看得很清晰。
师:“很深”,稍微改一下。
生:夜很深,就连萤火虫那微小的光亮都看得很清晰。
师:夜很深,那么你的萤火虫是来衬托,衬托出这个夜——
生:这个夜很黑。
师:夜很深,很黑——还有谁想说?
生:江两岸,在这微弱的月光下伸手不见五指,这时萤火虫飞过来,闪耀着他微弱的光芒,此刻,它的光芒也是那么的耀眼。
师:微弱的光芒在漆黑中显得有点耀眼,对吗?还有谁要说?
生: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里,萤火虫给我们带来了光明,让我们看得很清楚……
师:很清楚吗?我告诉你,这个画上面还有一条小路呢,看到这条路了吗?看不到。是萤火虫用微弱的光芒给我们照回家的路呢,是不是?
生:夜很黑,萤火虫来了就给它增添了明亮,将很黑很黑的夜变成了明亮的早晨。
师:萤火虫一下了把它变成了早晨,这个话有点过头了啊。但是他有一个地方说得很好,他说夜很黑,可是萤火虫给它添了些光明。萤火虫的光亮很微弱,却能照耀人们的心田,因为在漆黑的夜晚,那点点萤光是那样的美妙、动人。同学们,反衬是一种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们今天是一个尝试,今后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还可以试着去运用。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作者眼中那一片安详、宁静、美好的夜色,还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表达方式。课文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我们接着往下看。请同学们自由读下面的部分,看看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接下来写诗人眼中的月亮,你觉得什么是最有趣的?我刚才看到你们读的时候表情特别丰富,为什么?
生:对诗有趣!
师:对诗有趣,你想不想对?
生:想。
师:既然是有趣,我们就来对一对。我就不推辞啦,我扮演一下舅舅,谁来扮演我的外甥?(学生纷纷举手。师指一名学生。)你来吧!(问大家)对诗是谁先挑战的?
生:小外甥。
师:小外甥挑战。(对那名扮演外甥的学生)那你向我挑战吧!
生:恩……(一时不知应对)
师:你向我挑战什么呢?请大家看大屏,这是文中舅舅和外甥对诗的内容,你先看课本找到“挑战”这个词,然后看怎样向我挑战。
生:“少时……”
师:你在课文中找到向我挑战的那个自然段。该怎么挑战?
生:我们来背诗好吗?
师:这是挑战吗?重新来。
生:“我们来背诗好吗?”
师:对呀,这句话就是挑战啊,但你不是扮演我的外甥吗?你扮演像一点好不好呀
生:“我们还背诗好吗?”
师:还不够像。
生:(大声地)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你一句,我一句!
师:行啊,那你先来吧!
生: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峨眉山月半轮天,影入平羌江水流。
(学生鼓掌)
师:我觉得我的表现太棒了,自我评价一下,我觉得我一级棒!(对刚才对诗的学生)你呢?也自我评价一下。
生:我觉得我二级棒。
师:为什么呢?
生:你是一级棒,我只能二级棒。
师:为啥?这是什么逻辑呀,你说说。
生: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你是冠军,我就是亚军。
师:(向全班学生)这是什么道理?其他人给评评,难道我一级棒,他就不能一级棒?
生:他向你挑战的时候,读出来的诗句有点磕绊,所以他是二级棒。
师:(向刚才对诗的学生)不是我一级了你就不能一级,我一级啦你还可以特级啊,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你想不想再试试?
生:想。
师:(向大家)那你们愿意不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生:愿意!(鼓掌)
师:看他是要做二级,还是要跟我并肩,或超过我!这位同学,看你的啦,向我挑战哦!
(师生二人再次对诗。学生热烈鼓掌)
师:(向对诗的学生)我还是觉得自己一级棒!你呢?
生:我觉得我特级棒!
师:这次是有了明显进步。可要拿特级棒,我还得给你一个温馨提示哦,你得注意“你一句,我一句”、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这个味道。谁要做特级棒呢?
生:(许多学生举手)我!
师:(对一女生)你刚才评价同学的时候很厉害,现在给你试一下,演个女外甥。挑战开始!
(师生对诗,出现课外诗句,应对紧凑,学生热烈鼓掌。)
师:怎么样,几级棒?
生:特级棒!
师:特级棒!我愿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特级棒!同学们都很想对诗,那我们一起来对一次?
(师生对诗过程中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对出大量课外诗句。学生一齐热烈鼓掌。)
师:掌声送给你们自己!过瘾哦!
生:不过瘾!
师:这是真话。我知道你们没有过瘾,看你们的眼神就知道,没过瘾。那我们就接着玩,眼下不是有这么个省略号吗?写月亮的诗——
生:多如繁星……
师:记得有一次我上这一课的时候,有同学说多如牛毛,他说,估计牛毛与繁星的数星也差不多,总之就是多!(学生笑)那么你们有勇气跟我继续对下去吗?
生:有!
师:那我来向你们挑战吧!别忙着翻书啊,谁有胆量的就站起来!
(一男生站起来对诗,其中很多是课外的诗。)
师:哎,我没有词啦!对诗很好玩对不对?其实平常我们多读一些诗,多积累一些诗,多玩一玩对诗的游戏,多好啊!同学们,假如说在文章的前面两段我们欣赏到的是大自然赋予的月色之美,刚才我们在对诗过程中念到那么多美好的、关于月亮的诗句,那么我们欣赏到的是一种怎么样的美?
生:诗句美!
师:诗人的情感和夜色溶到了一起,诗句美!在小外甥眼中,他看到的月亮更为有趣。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你认为哪些内容有趣?
生:我觉得那小外甥提出的问题十分有趣,他问作者月亮像什么,而作者反问他说,月亮像什么,那外甥就说像眼睛,是天的眼睛,十分有趣!
生:我认为小外甥为天的眼睛编了一个故事很有趣。他说这只眼睛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课文里面的诗句)。这个故事很有趣,我联想到了月亮是天的眼睛,是美丽的,明亮的,活泼的、动人的……
师:也是动人的,多情的……对吧?文章写得有趣,你讲得也很好,还有谁想说?
生:小外甥回答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有趣。我认为月亮的眼睛只有一个,而人的眼睛却有一双,天的眼睛也应该有一双啊?
师:哦,天只有一只眼睛,那不成了独眼啊?同学们,另外一只眼睛去哪里了?
生:我觉得月亮是倒映在江面上的,所以另外一只眼睛应该在大地。
,余志君《望月》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第十册)tag: 教学 课堂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