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6、蜜蜂引路 内容分析

26、蜜蜂引路 内容分析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615  栏目: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26、蜜蜂引路 内容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8 个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附近”、“惊讶”造

句。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利用蜜

蜂找到养蜂人的。培养学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

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材的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与蜜蜂引路这件事有

关系的词句,让学生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是教学的重点。

2.让学生理解列宁为什么能自己找到养蜂人,是教学的难点。也就是第

四自然段中列宁说的话,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依靠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读熟,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和新词。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全貌后,从整体到部分逐段讲读。讲读中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朗读和默读训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明白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人。抓住记叙文的四要素进行读写结合教

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蜜蜂这些小动物怎么会引路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列宁没有向导,利用蜜蜂带路,找

到了他要找的养蜂人的事。)

三、学生自读课文。

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课文。要求人人轻声动口读,把课文读通、读熟。

四、学生自学生字。

在课题和第1 自然段中,找到并画出下面7 个生字:引、莫、斯、附、

养、派、谈;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引路、莫斯科、附近、养蜂、派人、谈天;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五、检查自学情况。

请学生认读生字、词语。指名读,全班齐读。

六、教学生字。

对7 个生字的字音、字形作重点指导。指导写字:引、养、派;另4 个

字自己抄写两遍。

七、精讲课文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自读。

2.指名朗读。

3.默读。思考:(1)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了我们事情发

生的时间是1922 年,离现在70 多年了,地点是在莫斯科附近,人物是列宁和养蜂人,事情是列宁常常和养蜂人谈天。)(2)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画出这些词语来。(3)“当地”是什么意思?(本地)课文中的“当地”指的是什么地方?(列宁住的小山的附近)(4)列宁常常请养蜂人来谈天说明什么?(“常常”一词说明列宁经常深入群众中作调查研究,同时也说明列宁平易近人,和人民群众交朋友,打成一片。)

4.讨论。对上面思考题,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想好后按轻声自说、同

桌互说、小组轮说、全班选说的层次进行“说”的训练。

5.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这是记叙文的“四要素”,作文的时候要学着这样写。

6.朗读训练。(1)轻声自读第一自然段;(2)范读;(3)照老师的样

轻声自练;(4)同桌互读;(5)小组轮读;(6)全班选读(教师加以指导

和训练)。

(二)、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知道路的人不在——

到莫斯科去了;在的人都不知道路——不知道养蜂人住在什么地方;列宁急于要找养蜂人谈谈怎样养蜂,还知道养蜂人住在附近,离得不远,于是,“就亲自去找”。)

2.朗读。(1)指名朗读。(2)范读。(3)轻声自练。

3.讨论。

4.小结。列宁想找到养蜂人,别人都不知道养蜂人的住处,所以决定自

己去找。

(三)讲读第三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1)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

在什么地方?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莫斯科附近的小山上、路边的花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摆贴。)(2)列宁边走边看,他发现了什么?(列宁发现了许多蜜蜂。“许多”一词非常重要。)(3)发现了许多蜜蜂,列宁会怎样想?会立刻联想到谁?(列宁会想,花丛中的许多蜜蜂一定和养蜂人有关,按照蜜蜂采蜜飞回的路线就一定能找到养蜂人。)(4)列宁是随便地去敲小房子的门吗?(不是。列宁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断定养蜂人就住在这所小房子里。)(5)“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列宁判断的完全正确)(6)比较两个“附近”的具体含义。

2.讨论。可用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办法练说。

3.朗读。(1)轻声自读。(2)范读。(3)轻声练读。(4)指名朗读。

4.思维训练。引导推想:(1)蜜蜂真的会给人引路吗?要是列宁发现了

蜜蜂不去仔细观察,不去动脑思考,他能找到养蜂人吗?(不能)(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遇事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所以能按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的判断,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讲读第四自然段。

1.轻声自读。思考:(1)列宁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他们见面后会怎

么样?(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看课文插图,从他们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2)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惊讶?(每次总是向导请养蜂人到列宁那里去谈天,这次听到敲门声,养蜂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是列宁,见列宁只身一人,当然要惊讶,忙问“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3)他们的对话,双方都用“您”字说明什么?(4)“向导”指的是什么?

列宁为什么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向导”指的是蜜蜂。)

列宁把蜜蜂称为向导,一是对蜜蜂的喜爱,二是点明蜜蜂和养蜂人的密切关系。)

2.讨论。可先轻声自说,然后同桌互说或小组轮说。

3.教学生字:导。理解:向导。

4.朗读训练。(1)轻声自读。(2)范读。(3)照老师的样自己练读

八、课堂练习。

1.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开火车”个人读、齐读。反复读熟。

2.抄写前7 个生字。

3.读课后作业第3 题(1),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然后用“附近”造

句。先想后说,说后写,写后读,读后评。评后动笔改。为了扩大训练面,

可同桌或小组再全班进行说、读、评、改。


,26、蜜蜂引路 内容分析
《26、蜜蜂引路 内容分析》相关文章

tag: ,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