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那我们就做个不偷东西的大山雀吧。(孩子们都笑了。)接着看第四题。
生:蚯蚓、大山雀、黑猩猩比较起来黑猩猩更聪明,思维更复杂,所以学习能力更强。
师:在同样条件下培养黑猩猩钓取食物,它们的学习速度是否相同呢?
生:不可能相同。
师:对,不同种动物或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能说一说差别的原因吗?比如说:结构因素、形态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生:遗传因素。
师:具有了遗传因素,子代就一定能象亲代那样吗?留做课后思考吧。回想本节内容,我们学到了什么?请总结。
生:(三名同学)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及两者的区别。通过比较知道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是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而后天的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得到启示;人类要认识世界,就必须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师:大家总结得很全面、很透彻。今天的课结束了。
生:作业。
第二课时
探究实验──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师:一起回忆探究实验有哪几个环节。
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师:今天我们以菜青虫为例,探究动物的行为。我们先来熟悉我们的探究对象。
生;(介绍菜青虫)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卵经过大约一周左右时间发育成的幼虫,它以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食,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长大后变为蛹,最终羽化成菜粉蝶。
师:展示学生采集和饲养虫卵的录象片段。
生:对照屏幕介绍采集和饲养过程。在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背面找到的虫卵,连同叶片一起采集回来,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饲养,4~5天相继发育成了幼虫。
师:万事具备,开始分组实验。
生;逐个环节进行。
师:巡查。
(掌握实验进行情况,对共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讨论和完善计划”这个步骤,同学们的疑问比较多,有必要提请全班讨论,迅速解决。)
师:出示讨论题。
讨论题1:为什么要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直接从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采集幼虫做实验不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我们探究的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先天性的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如果直接用菜青虫做实验,它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学的就不能确定,实验的可信度降低。
师:有道理。
讨论题2:怎样对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
生:要模仿它自然生活环境条件饲养,如光照、温度、湿度、充足新鲜的食物等。
生:要多取些卵,保证幼虫的数量。
师:想得很全面。
讨论题3:选择哪些种类的叶片较好?
生: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师:只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可以不?
生:不可以,要用其他植物的叶片做对照才能说明问题。
师:选上面带毛或刺的叶片可以不可以?
生:不可以,这样不能确定是毛或刺影响了菜青虫取食还是菜青虫根本就不取食这类植物的叶片,所取的叶片要和十字花科的叶片相似,软、光滑、阔叶等。
师:讨论题4: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等应当一样大吗?
生:要一样大,不要因为叶片的大小不同影响菜青虫的选择。
师:讨论题5:滤纸的颜色要和菜叶一样吗?
生:象上一个问题一样,要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问题的影响。
师:讨论题6:用什么方式让菜青虫对不同的叶子或滤纸进行积极选择?
生:要在菜青虫饥饿状态下实验,这时它会积极地去找食物,效果要好些。
生:真叶和假叶与菜青虫的距离要相同。
生:叶片还不能离菜青虫太远,要让菜青虫容易找到。
师:很对。
讨论题7:对照实验要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做吗?
生:是的,要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保证实验的严谨有效,更有说服力。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的实验计划,让大家参考一下,好吗?
生:
1、挑选20条肥壮的菜青虫。
2、准备大一些的培养皿。
3、两片小白菜叶,两片菠菜叶,两片莴笋叶。
4、将选好的叶片摆在培养皿的边缘,将20条菜青虫放在培养皿的中央,距叶片大致1 cm。
5、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
师:大家认为他们的计划如何,可行吗?
生:可行。也可以把小白菜叶、菠菜叶、莴笋叶换成浸有十字花科植物叶汁液的滤纸和没浸汁液的滤纸。
师:当然可以,请继续实验。
生:开始实验操作。
师:巡视,以积极态度旁观。
生:观察很认真,记录很详尽。
(实验结束了,结果已经出来。)
师:针对实验现象,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生:菜青虫的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师: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实验用的菜青虫从出生就没和外界接触过,它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它出生后就会的,而不是根据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实录tag: ,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