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对食品腐败过程和生活中食品腐败现象的分析,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2.通过总结食品保鲜方法和设计食品保鲜方案,使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在生活中自觉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通过列举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细菌与环境保护的实例,了解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中食品的腐败原因和食品保鲜的方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把食品的腐败原因和食品保鲜的方法定为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食物中毒录像片;水果腐烂和面包发霉过程的多媒体课件;有关食品保鲜过程录像片断;抗生素的发现及作用的多媒体课件;真菌产生的抗生素课件;胰岛素的生产车间课件;沼气池生产沼气和污水处理厂课件。
2.学生准备
搜集细菌、真菌的有关资料,准备(制备)腐败食品
教学思路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制作、观察、分析、交流、归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是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的重点集中在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这一内容中,且对这一内容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食品保鲜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同时,提升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设计“探究家庭中常见食品的保鲜方法”方案,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利用生物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和细菌与环境保护这两个内容,通过学生对课前搜集资料的交流和观察课件,经验共享。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播放发生在本市的食物中毒事件录像片
↓
作品展示:各组展示本组制作的腐败食品
↓
分析讨论:食品腐败原因
↓
方案设计:各组设计“探究家庭常见食品防腐方法”方案
↓
汇报交流:汇报方案,回答同学的质疑,提出修改方案
↓
归纳总结:食品的防腐保鲜方法
↓
资料交流: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细菌与环境保护
课堂实录
主讲教师:赵勤红
学 校:阜新市第十八中学
班 级
时 间:2005年11月
师:前不久,我市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放录像片):某宴会厅,××先生和××小姐正在举行隆重的婚礼,但就在婚礼当天,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中,有50多人住进了医院。大家还记得这件事吧,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么多人同时住进了医院呢?
生:食物中毒。
生:是食用了腐败变质的海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师:那么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细菌。
生:还有真菌。
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无处不在。在什么情况下细菌和真菌会造成食品腐败?怎样才能防止食品腐败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在什么情况下细菌和真菌会造成食品腐败?(播放水果腐烂和面包发霉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生: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生长造成食品腐败。
师:说的好。
(板书食品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
师:那么细菌和真菌在什么条件下会大量繁殖、生长呢?请同学们把你们准备好的腐败食品拿出来展示一下。并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得到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第七组):我们组准备的是腐败变质的面包和腐烂的苹果,因为我们知道夏天食物很容易腐败变质,所以我们把两片面包和半个苹果分别装在方便袋内,放在暖器附近,一周后,面包长毛了,苹果烂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菌和真菌在温暖的环境中会大量繁殖、生长,造成食品腐败。
生(第二组):我们组带来的是腐败变质的大米,我听说粮食受潮容易发霉变质,我把大米放进一个小塑料袋内,淋了一点水,一周后,大米发霉了。我们组的结论是:潮湿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生长,使食品腐败变质。
生(第四组):我们组带来的是变质的鱼,我把这条鱼放在小碗内,没做任何处理,一周后它就腐败了,你们闻到了吧,现在它已经臭了。因此我组认为时间长了,就会有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造成食品腐败。
生(第一组):我们组带来的是长毛的馒头,做法与第七组相同,我们同意第七组的结论。
师:前面几组的同学认为食物在温暖的环境中,或潮湿的环境中,或长时间保存都使会细菌和真菌繁殖、生长,造成食品腐败。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第三组):我们不同意第七组的结论。我们组带来的是腐烂的橘子。但做法和他们不同。我们把面包和橘子放在暖器上,过了一周,面包变成了面包干,橘子变得干干瘪瘪,可它们都没腐败,你们看,就是这样,没办法,我就到橘子箱中翻,在箱底终于找到了一个烂橘子。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二课时课堂实录tag: 课堂 ,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