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琛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而本次的青年教师技能赛我又有幸抽中了古诗《赠汪伦》这首大诗人李白的诗,向老师们展示处的古诗教学,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一次“极限挑战”,原因有三:其一,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显示教师文学底蕴的“试金石”,教师如若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学储备,就可以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二,古诗《赠汪伦》这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而本来就在四五年级时才会出现的这首诗,却堂而皇之地,眼巴巴地出现在新教材的二年级上册中,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了。其三,本人从教毕竟只有三年有余,教学经验的馈乏是必然的。而本人今年虚岁25,还站在人生的头人,可以说阅历赏浅也是必然。
既然说到挑战,上述三点都是我这次教学技能赛中必须竭尽全力跨越的一道坎,那俗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只有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但这声场教学者才智的挑战比拼对于我来说并非是一帆风顺,细细回味着这一个月有余的心路历程,真如品茶一般“甘苦自知”,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晓。回顾这两周前的展示课,仿佛还历历在目,亦久弥新。
还记得教案现场设计大赛中,我因忙于其他的事,在毫无准备,报有侥幸心理——必然不会上古诗的大胆中,匆匆忙忙上场,结果那就是一定了,简直是笑料百出,不妨说说,我连汪伦是谁也未尝在教参典故中读懂,结果将理论这个普通的农民比划成了诗人。但我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知错就改,有自知之名之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广泛地收集与古诗《赠汪伦》相关的各种资料,职《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个汪伦和李白结下深厚友情的典故,网上观看CCTV电视散文古诗《赠汪伦》诗歌欣赏,《烟雨桃花潭》,反复读阅了名师孙双金的(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网络和其他一些教学案例中有关这个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并在空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有关于送别的诗。还查找了最近一两年中关于古诗教学的论文与教学反思。在其间我五易教学设计稿。三改课件,当然更少不了两位前辈周老师和刘老师的真诚帮助,她们不迟辛劳地,放弃休息时间,给我出谋画策,让我终于确定以“情感”这主线来展开这堂课的教学。回想起来真是不易。
古诗《赠汪伦》诗中展现的是令人荡气回肠的纯真友谊。诗中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声色并茂,情景俱佳的写意画。桃之夭夭,潭水清澈,轻舟欲行,踏歌声起,主客两依依。这是多么让人刻骨铭心的判别场面哪!是何等深厚的友谊将两位诗人一线牵。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我想我的孩子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孩子们在读诗时,也许,会被这份千古绝唱的友谊所感动。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但也许也会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是啊!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对于李白汪伦友谊的理解和感悟必然是不同的。那如何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送别”这个主题上,找准一个切入点,情感是本课的关键。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在有阳光。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成功实现了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课结束了,教师的慷慨激昂仿佛还在眼前。下课了,老师还是不能平息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情绪激动的不是那些学生。我不是学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后学生究竟有了怎样的情感。是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了情感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朗读效果。那学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动了?看看学生的表情,听听学生的话语。历史遥远而又不远,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我想学生应该能够被打动。
一节课的时间太短,公开课要承担很多内容。写这些,可能对大家并没有帮助,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深层次的追问,我在问别人的时候,也在问自己,我的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追问,语文教材应该如何把握?不同文体的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更是对教育观念的追问,学生是主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主人?学生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参与?怎样才能真正的进入学习的过程?我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需要我用心去体验,用思想去实践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网络
http://www.psfx.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61
,回归古诗生活本质——古诗古诗《赠汪伦》教学反思
tag: 教学反思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