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物理现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大多比较难以理解,《回声》的第四自然段,虽然已经把看不到的声音的波纹,通过讲青蛙妈妈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又荡了回来 这一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这还是很抽象的,理解第四自然段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通过讨论和收集有关资料,发现运用小实验,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槽,槽内盛入适量带色的水(清水中放入一两滴红墨水)。通过投影,学生观察并口述水面静止的状态。接着,教师随手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圆形水槽内,要求学生观察、口述水面的变化:槽内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槽壁,又荡了回来。随后,再要求学生朗读本段,找出动词,加以体会。演示实验,口述过程,想象回声并反复进行。
演示小实验,展示水面波纹活动的景象,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网络
,用实验让《回声》具体化
tag: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