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用“揠”告诉我们拔苗助长还有个名字叫揠苗助长。
……
师:同学们真会猜,对这个问题老师一直都想不明白,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拔”指把物体连根拽。“揠”表示抽出植物的部分,不表示全部拔出。这样一比较,我知道“拔苗助长”这个成语不够准确,用“揠”才是最准确的。
语言文字是丰富而形象的,引导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深入体悟之上的,如果教师浮光掠影看文字,也就不可能达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字的目的。在这里教师就“揠”和“拔”的区别上能够深入去思考,能够有自己独到的发现,独特的钻研,不得不令人佩服,令人感叹。什么是钻研教材,老师在这儿应该做了典范!教师不仅通过教学告诉学生“揠”和“拔”的区别,而且很科学的指出用“拔”代替“揠”是不恰当的,同时通过这一块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教师对待知识的严谨认真的态度。这不也蕴含着端正学习态度的教育吗?由此,我联想到前段时间在扬中听薛法根老师的一堂《爷爷的芦笛》,薛老师在字词教学中留给人的严谨认真的态度也一直震撼着我:“看老师写两个字,抬起手和老师一起写,看认真,看仔细,写在自己的心里。”薛老师半蹲下身子,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书写。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都像这样以严谨认真来对待知识,学生收获的又岂止一二呀,况且两个字中都蕴含着这么有意思的知识!教师正以自己的实际做法引导学生领悟:语文知识是可爱的。
三、 走进农夫的心里
师:刚才有同学说,读书要读出感情,我很赞同。那么知道怎样就能读出感情吗?就是要走进农夫的心里!
师:现在我就把我的绝招教给你们,那就是——察—言—观—色!
师:现在我们就来找找,哪些词可以让我们察言观色。读一读,画一画,好吗?
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巴望着 十分焦急 终于想出了办法 筋疲力尽)
师:静静的读这些词,想一想,这个农夫心里在想些什么?(教师贴出相应的农夫表情图)
生:我从巴望着猜想他的心里会想,苗啊苗啊,快快长吧!
生:我从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在想,苗啊苗啊,我已经陪你十几天了,你怎么一点也没有长呀,你真是急死我了!
生:我从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会想,我天天来看你,怎么看不到你长呀!
生:从终于想出了办法,我猜出农夫心里想,哎呀!我把他们往上拔一截不就长高了吗?
生;从筋疲力尽我猜想农夫心里想着,唉!真累呀!我都走不动路了!
……
这一版块的教学,老师把“绝招”教给了学生,谁不想学绝招呢?看,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绝招,语言的绝招!这一“绝招”让学生学会了透过语言文字去察言观色,让学生学会了透过词语去猜测人物心里,让学生学会了自己解读语言文字。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老师的这一“绝招”中得到了训练,语文水平在这一“绝招”中提升。
四、 给主人公起名
师: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没有名字呢?读读课文,思考一下,你想给他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
(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tag: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