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铁二小 刘珍红
上一堂扎实、朴实的语文课
内容提要
《赵州桥》是一篇经典老教材,在当今课改形式下,设计理念教法有所创新,从传统教学中取其精华,去其繁琐,做到:1、图文对照直观学习课文。2、抓重点语句理解,以点带面,以读为本,读中理解积累。3、课堂上让孩子读相关报纸,体现综合性学习。4、课件设计简单实用,决不作秀。力争把它上成扎实、朴实的一课,达到旧课新教的效果。
正文部分
一直以来,我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严要求,勤实践、努力创新、以德育人,做到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赵州桥》,现将课后反思阐述如下:
一、设计理念
在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怎样体现赵州桥设计上的创举,能让学生理解。为此我查阅了许多资料,也研究了很多老师关于本课的教学实例和论文。在借鉴前人经验时,我悟道:学习本文,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可以图文对照形象直观地学;抓重点词句来领悟;读中进行理解积累。把它上成扎实、朴实的一课。达到老课新教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本组课文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导语和结束中都要体现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并且要首尾呼应加深理解。本文第2、3自然段是重点,教学中通过初读、图文对照读,抓重点词句理解后再读,边读边理解等环节,层层深入,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培养语感。这两段中一定要讲明过渡句的用法。夸赵州桥时,不仅要夸桥还得引导学生夸造桥的人,引出文章的中心。
三、效果与反思
这堂课上完,我认为成功之处有:1、设计课件务实。我看网上的此课课件以大量的图片展示了赵州桥的地理环境、全貌,用这种课件学生头脑中只是一些零碎画面,学生不能深入地把握文章主旨。达不到教学目标。不用!
我自己设计制作课件时,首先明确该课件应达到什么目标,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设计主题都是图文对照,一个画面上一部分是图,一部分是文字,让孩子形象直观地感受,中间穿插了一个复习环节,最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赵州桥的资料一一展示,让学生夸赵州桥,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课件简单实用,而不是一种美丽的摆设。
2、图文对照,以读为本。孩子初读课文后,师问:哪些地方表现了赵州桥的雄伟?指名读,师出示文字灯片,全班齐读这部分后再出现文字下面的图,师问: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赵州桥的雄伟?学生自由谈,师指导朗读,这样边读边理解,再读中体会其雄伟。学习第3自然段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让学生逐个看每幅栏板上的图案,问:这是哪一幅?让学生仔细看图后用书中的句子描述,其间表演“抵着”“回首遥望”,他们很容易理解了着两个词,再让学生自由练读后,教师引读这段。看着同学们张张笑脸,我感受到他们那学习时欢乐的心情。
3、引用剪报,神来之笔。师出示11月3日《江南都市报》图文新闻快递中有关赵州桥的剪报,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自由读,师问:有什么问题?生交流解决,师相机点拨。(有说赵州桥有1400年,而书上为什么写1300多年?为什么说“赵州桥过1400岁生日”?)这种设计也是综合性学习的一个体现,让学生懂得学习的过程就是寻找所需的信息资源加以整合的过程,以此来拓展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教学机制不够,课堂调控能力还要加强。如在夸夸赵州桥这个环节中,有个同学问:栏板上为什么不画龙凤呈祥时,教师备课中没有这个问题的预设,一时竟无言以答,只好硬生生的拽过来。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原文地址
,上一堂扎实、朴实的语文课——《赵州桥》课后反思七
tag: 赵州桥 语文课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