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一课的教案二
一、 导入:
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沙漠之舟”,商人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6课(板书齐读)
二、分析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谁找骆驼?(商人、老人)
商人的骆驼怎么啦?(走失)“走失”与“丢失”有什么区别? (走失:走着,走着,没了!)
商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着急)
他为什么着急啊?(因为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
当商人看到一位老人时,他怎么做?那个字可以看出商人当时很着急?(“赶”)
2、学习2~8自然段
自读2~8自然段,用---老人说的话?
思考:从老人的话中,你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有那些特点呢?
板书:左脚有点跛 (解释:跛是指腿或者脚有毛病,走起路来身体不平衡) 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缺了一颗牙齿
3、学习9-10段
当老人告诉商人他不知道骆驼往哪儿走时,商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忿忿)
解释“忿忿”是什么意思?(很生气的样子)
指名读要读出“忿忿”时的语气,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
商人怀疑谁把骆驼藏起来了呢?(老人)事实上老人有吗?(没有)那好,我们继续学习下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第10自然段,找出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开始读)
老人因为看到了什么,才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生答板书)
老人因为又看到了什么,才知道骆驼左驮蜜,右驮米?(生答板书)
老人因为又看到了什么,才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生答板书)
那么现在改成先说结果(板),再说原因(板),你会说吗?(看板书)———————————,那是因为——————————。
为什么老人会知道这些呢?(仔细观察)
4、学习最后一段
接下来我们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骆驼了没有?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商人按照老人的指点找到骆驼了吗?(找到)哪句话可以看出?
解释:“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近义词(果真)
师:这时商人会怎么想呢?
三、感悟课文: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
联系生活实际,你们在生活中碰到困难时,有没有像老人那样去解决问题呢?我们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课文(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鲁班从长刺的叶子受到启发,发明了锯……)
板书:
仔细观察 思考(因) 结论(果)
看见 脚印右深左浅 左脚有点跛
又看见 左有蜜,右有米 左驮蜜,右驮米
还看见 啃过的树叶留下的牙齿印 缺了一颗牙齿
| 善于观察 |
善于思考
,《找骆驼》一课的教案二
tag: 骆驼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