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周佩芬《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反思

周佩芬《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反思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245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周佩芬《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反思

 

             居敬小学   周佩芬

 

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有一段导语,帮助孩子明确了学习的要求。我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一一落实教学目标,抓住重点,让学生学得扎实。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目标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实施,很多的细节问题禁不起推敲,有缺陷,反映了我平时课堂教学中欠缺和不太注意的地方,我很庆幸能有这个机会,聆听各位老师真诚的指导,帮助我认识和改正教学中的一些错误思想和不恰当的行为,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展示要充分,不匆忙。

备课时,思想上还是能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环节和步骤,但一旦备课完成,去上课时,就变成记挂着一环一环的程序,好像是只要顺利完成教案内容,各个程序无一遗漏,教学目标才会落实。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就会出现有环节展示,但蜻蜓点水般匆匆而过,没有实效。

本节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自由学习,你喜欢课文中秋天的哪种声音呢,找自己喜欢的一节,自己读读,和同桌交流,你读了以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么多的学习内容,实际上只不到一分钟时间,就被我匆匆打断,继续下一个步骤了。

又如,学了1、2小节,看诗句结构相同,请学生仿照诗句来说一说。当时我请同学想一想,准备准备。但是看到有一个同学举手了,很开心,马上叫他回答。这样算来这中间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过半分钟。实际上当时大多数同学还在考虑之中,我却粗暴地打断了他们的思绪,剥夺了他们探究尝试的权利。

这样孩子的自主学习变成了一种形式,缺乏基本的思考时间,学生来不及形成自己独有的想法,有些思维比较快的孩子热衷于抢答问题,争取老师的表扬,还往往造成一部分孩子的惰性,反正轮不到我,动不动脑筋一个样,乐得轻松。常此以往,危害不浅。不能为了赶时间完成教案的内容就匆忙地展示一下过程,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真正地有所收获。

第二,要充分尊重学生本身的学习进程轨迹。

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们达不到教师的预设目标而着急,或茫然,不知该如何引导。实际上,主要还是作为教师没有很好地从学生本身的学习进程轨迹出发,设计环节展开教学。

如本节课中让学生理解“叮咛”,感受到大雁亲切关怀的暖意时,启发学生想象大雁会对白云怎么说。学生因为前面两节内容的影响,还是说一些告别再见之类的话。这时,我很着急,稍微引导了一下,“叮咛就是再三再三地嘱咐”,但是接下来孩子还是不理解,继续说着“再见告别”,没办法,我只好自己说了。

孩子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呢?要是能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先来说说平时生活中爸爸妈妈曾经怎么叮咛过你,让学生感受到“叮咛”也是出于一种爱和关怀,这时再去想象大雁会怎么叮咛白云,就不会出现这种学生的思维没过来,老师硬生生牵过来,也不知道学生肯不肯过来,这种别扭而没有一点实效的情况了。

在学生仿照诗句来说一说这一环节中,处理也是太过急躁和简单,当时只引导孩子注意了这两节诗句结构相同,就请学生仿说了。太过突兀,从内容和情感上的铺垫都太少,学生还没有表达的欲望,反应平淡。要是能给予充分尊重学生本身学习的过程轨迹,至少应该考虑到两点,1、要提醒学生去发现,既然两节结构相同,那么都是怎么写的呢?归纳指出,先写了动作,再写发出的声音以及声音表示的意思。句子的内容和顺序一目了然。2、秋天有很多很多声音,叶子里,小花上,汗水里,谷粒里,你听到的还有?了解了秋天特有的声音,感受了秋天景物的美好。在此两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仿说,学生有所感受,厚积而薄发,功到自然成。

如果能追寻学生学习进程的轨迹,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深浅有度,循序渐进,学生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达到并超出教师预设的学习高度。

 

,周佩芬《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反思

《周佩芬《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tag: 教学反思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