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548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巧妙地设置话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给学生搭建对话的平台,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在精读完《可贵的沉默》,总结全文的时候,笔者会向学生提问:在第10自然段,课文中的老师想去寻找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珍贵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呢?还有,回到课题,联系全文想想,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便一击即破了。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中一切对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于无字处探寻主人公的思想,这种利用文本的“空白”处阅读,动态把握课文的思想,能体现出文本的发展和超越。文本的空白有多种形式,如结构上的分节分段换行;置疑不答;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或者言外存意,让读者猜想等等。学生对文本的空白处进行填补,既可丰富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可贵的沉默》中有这样的一句“‘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在此,笔者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填补:在孩子们沉默的时候,他们会想——。让学生对这句话进行填补,可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与文中的孩子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由此不仅可让学生透彻理解课文的内容,深刻领悟课文蕴含的情感,而且还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平时是否懂得关心父母、回报父母。
4、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生生对话意味着来自他人的信息被自己吸收,带来了多元信息的重组、整合和建构。生生对话一般的表现形式有四种:(1)为了更好地检查学习效果,学生之间进行的对话;(2)为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进行的对话:(3)交流体会、发表看法;(4)合作读书。③
  在教学中笔者运用了第一种和第四种生生对话的表现形式。为了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笔者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生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帮助解答。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可使学生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学得更透彻,记忆得更牢固。在合作读书方面,笔者让学生模仿课文中老师和同学的语气、神情分角色地、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阅读教学对话体现了尊重差异、重视交流、开放与互动,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阅读教学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进行了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交流,师生都从对话中获得了积极健康的发展。


  注释:
  ①俞冬伟、励汾水 . 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6,第18页
  ②俞冬伟、励汾水 . 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6,第13页
  ③陶燕珍 . “一二五”对话教学模式研究【J】 . 江西教育,2006.7、8.B:第39页


  参考文献:
  【1】陶燕珍 . “一二五”对话教学模式研究【J】 . 江西教育,2006.7、8.B:37—39
  【2】雷实 . 对话与阅读教学【J】 . 人民教育,2006.22:27—30
  【3】朱永军 . 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促进者 . 【J】 . 湖北教育,2006.7:47—48
  【4】董服相、陈虹 . 对话——语文阅读教学的新亮点 . 【J】 . 中 


 

上一页  [1] [2]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