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七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原文地址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体会是因为作者的细心观察才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那么具体、准确。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学习难点:
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文中描写爬山虎叶子的语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2、板画爬山虎的茎并在茎上任一处画上一张叶。请学生到黑板前圈出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
相机学习“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也是嫩红的”介绍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的句子。
3、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2、课件演示(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完成练习: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指导朗读
6、相机理解“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与“一步一步”的区别。(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爬山虎的脚生存的条件是:触着墙。
2、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六、学生质疑。
七、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上的部分练习。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 ←-→没触着墙的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七
tag: 教学 爬山虎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