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学琐记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学琐记

11-07 15:34:49   浏览次数:786  栏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学琐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毋须作任何朗读指导,孩子们读得激情飞扬。将那宏伟的气势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杨校长在电话里听了也不住地称赞。话题不知不觉地转向了对杨校长的评价,关健词有:亲切、谦虚、善施教化、像孔子眼中的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扬阳激动地说:“杨校长你就是福楼拜,我们都会成为莫泊桑的。”电话那边的杨校长也被感染了:“周老师,告诉孩子们,和他们通话我也非常开心,他们给了我更多的快乐。”


                  道别前,孩子们“贪婪”地向杨校长要起了照片。杨校长爽快地问:“好,说吧!你们多少位同学。”


                  “六十二个孩子。”我脱口而出,一转念自己怎么忘了,“不,还有我一个,六十三个。”


                  “好,我记住了,六(1)班的63个孩子!”接着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也笑着重复了一遍,孩子们全笑了,笑声使我们超越了时空……


                  “谢谢杨校长!欢迎杨校长到我们射阳来做客!再见!”孩子们对着手机依依不舍地挥动着手臂……


                  剩下了几分钟,我们只是在读书。每个孩子读得都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投入。


                  我知道这次关于《秦兵马俑》的对话,对他们的影响将是久远的!

                  附学生日记:
                  一次印象深刻的对话
                  (陈雯)
                     
                  学了这么多的课文从来没有跟作者交流过,而今天却有了这样一次幸运的交流。我们最近学了一篇文章叫<<秦兵马俑>>。今天早上,老师如约带来了秦兵马俑的模型,另外还带来一个好消息。看老师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了,我心想:这次,老师大概又做出什么出乎意料的好事了吧!老师卖了一会儿关子,然后神秘地说:“我联系上这篇文章的作者了,他……”老师话音未落,同学们一阵欢呼。“他愿意在今天早上九点至九点一刻和我们谈一谈!”“吔——!”教室都快炸了。老师接着介绍:“这位作者叫做杨新富,他是南京一所学校的校长,在我们第九册教科书上就有他的照片。”老师拿着书让我们看,大家强烈要求到自己这里来,以便能够看得更清晰,我也只是马虎地看了一下(感觉有些胖,嘘!嘘!小心被他听见)。第一节课,大家压抑着内心的喜悦上完了。

                     
                  激动人心的一刻就要到了。5—4—3—2—1,“丁零—丁零。”上课了,周老师让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要说的,以免到了通电话的时候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就快打电话了,老师提了几个要求:有秩序、有礼貌。周老师让我和陈晨站在前面,来接听电话,再转述给大家

                  “嘟—嘟—嘟”电话拨通了,大家屏住呼吸,十分紧张。我站在旁边小声地对陈晨说:“可千万别不通啊!”“喂,你好。”老师的一句话让大家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了下来。周老师接着说:“我们六(1)班全体同学向您问好。”老师把话筒对准我们,大家说:“杨校长,您好!”老师又接过电话甜甜地说:“听到我们的问候了吗?我们学生有几个问题想问你。”老师把话筒给了陈晨,陈晨说:“喂,您好,我是陈晨,我请教您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您为什么要写这片文章?”大家期待着,等着陈晨的答复,接着分别由陈晨、我、陈建树三人问了四个问题。

                  从这次谈话中,我认为杨校长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他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的民族。,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秦兵马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他当时为了给同学们写课文,大量收集资料,把能找到的都找到了。他为了避免人云亦云的情况,选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角色加入文章中,再添一个有概括性的结尾,那些兵马俑在他的笔下就变得栩栩如生了。杨校长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相融洽的,是互相提携的。是啊,我们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多实践。杨校长第一次面对秦兵马俑时,心情十分激动,他也有幸认识了发现兵马俑的老人,还拍了180多张照片呢。

                     
                  大家希望拿到那些关于秦兵马俑的照片和杨校长的照片,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后来老师把电话给了要发言的同学,同学们十分激动,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与作者对话。虽我已与杨校长对过话,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拿过电话说:“我从来没有读过校长写的文章,我十分惊讶,您真好!您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校长。”我们的谈话结束了,大家挥手致意,还热情地邀请杨校长到我们射阳来。

                      我由衷地说一句:“和蔼可亲、善施教化的杨校长,您让我们受益匪浅!”)
                  陈晨日记:
                  早上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显得分外激动。为什么?因为我们将要和19课《秦兵马俑》的作者杨新富校长通电话。
                  教师让我和陈雯将同学们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请教杨校长。我俩很紧张,手握得紧紧的,因为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电话接通了,我接过电话,平静了一下自己“砰砰”直跳的心:“杨校长,您好!我们想请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为什么要写下《秦兵马俑》这篇文章?”

                  杨校长说:“是为了让你们更加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秦兵马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能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中国,了解这个民族。”是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以它精巧的制作工艺和雄伟的气势吸引着中外游客,是中华古文明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智慧的传承。中国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这不值得我们传诵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学琐记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