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jhxx_pxy ]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五年级的某单元提示中也提到可以通过课题来归纳主要内容。通过课题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给予归纳。这种方法非常适合课题就是中心的文章。
同样对《给予是快乐的》这篇人教版四年级的文章也是适用的,但不是通过课题来归纳主要内容,而是通过课题找关键词,进而通过关键词来切入中心,理解全文。因为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暗示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直奔中心,以主带次,进行阅读教学。
这篇文章从课题看,“给予”是重点词,首先先理解什么叫“给予”,“给予”是供给、供应的意思。然后通过“给予”可以设计“谁给予谁快乐”这样的问题。在填空中,老师会让学生发现这个给予可以派生出两条线索:明线是——男孩的行为给予保罗巨大的快乐,理解了人生的真谛;暗线是保罗给予男孩让弟弟快乐的帮助。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最后交集让学生明白,“给予”不是一方的供给、供应,而是互相的,在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快乐!可以通过板书来表示:
保罗
↗↙ 给予 ↖
男孩 → 弟弟
紧紧围绕“给予”展开讨论,抓重点词品析,朗读课文,感悟文本的情感。这样学生自由的阅读,全文大搜查,找到相应的句子。如明线中体会男孩对弟弟的给予是:
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
从这两句中抓重点词“当”“三步两步”“背”来体会男孩对弟弟的爱、做哥哥的责任感。
同样在理解明线时,可以通过来保罗由“自豪——吃惊——感动”的心情变化来铺展。最后才让学生真正明白就是保罗“给予”了男孩实现愿望的条件,男孩才可以让弟弟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把快乐传递给了保罗,所以“给予是快乐的”,付出是快乐的!
在这样的箭头示意图中,学生充分理解了“给予”的含义,以及快乐的深远意义,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明确文章中心。
所以无论是从句子的关键词,还是课题中的关键词,只要让学生能通过入情入境的充分独特的朗读、感受,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就能真正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一定的培养。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原文地址
http://www.jbsy.cn/blog/u/915/archives/2006/2822.html
,从课题谈《给予是快乐的》
tag: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