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学期《题西林壁》书香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观察 横看成岭侧成峰 借助注释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 字字思考
发现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 处处想象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立足单元导语,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先来回顾一下,在第一单元的学习,透过一篇篇的课文,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哪些景物?【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结:学习语文就要不断地积累,总结,我们语言的仓库里才会愈来愈丰富!
3.第二单元将把我们带入到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自由读一读本单元的单元导语。【学生读完回答板书:观察 发现】
4.小结:单元导语用很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概括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我们要养成读单元导语的习惯,谁再来读一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跟着宋代诗人苏轼去著名的庐山看看他的观察与发现。
5.板书课题,西林寺是庐山最为古老的名寺之一,苏轼游览庐山十多天,山南山北看了个遍,最后写下这首诗。
圈画出节奏线,再读。题/西林/壁,知道诗题的意思吗?“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借助注释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初读,读通读顺。
1.题目读得不错,诗的全文能够读得准确,有节奏吗?自由读一读,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遍数多?
2.听准确:指名朗读,相机正音。请读得遍数最多的同学读。熟练是准确的前提啊!
3.听节奏:引读——庐山在作者眼里成了什么?把这层意思读出来——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觉,把这层意思读出来——远近高低各不同
站在庐山前,俯仰眺望,作者感觉最忧闷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合读——师范读,学生重复这一句的后三个字
师读题,男同学读诗句,女同学读后三个字。掌握好停顿,就能掌握好诗的节奏!
三、再读,感受诗意。
1.留恋于风景秀丽的庐山,作者苏轼究竟有怎样的观察与发现呢?再次读读诗句,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字字思考,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2.学生自由汇报。
3.汇报不同——
①先说说作者的观察吧,他看到了什么?同桌间交流。
②诗人在哪里?从这首诗中找到答案,从字里行间找到答案,说的时候要有理有据。
③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
④角度不同,景色就怎么样呢?处处想象:横着看,庐山是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庐山是奇峰陡峭;从远处看庐山,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庐山,危崖险石;从高处(山顶)看庐山,深沟幽壑;从低处(山脚)看庐山,重峦叠嶂……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色,这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让人觉得目不暇接。
这就是庐山,读——
4.汇报不识——
1.透过这些看到的景象,作者又有哪些特别的发现呢?
2.
链接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他不愿意停留在“不识”上,他问自己——
他问山中之人——
他问我们在座的各位:不识庐山真面目——
3.可是,我们都身在庐山之中了,认认真真观察了啊,怎么还会不识呢?
4,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于是看到庐山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5.补充链接
庐山在李白的眼中是——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在朱元璋的眼中是——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庐山在毛泽东的眼中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同样是庐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感受,这就是苏轼所说的——
四、背诵,内化诗意
1.九百多年过去了,庐山依旧是——
【擦去全诗,留下不同、不识】不论时间怎样流逝,不同的视角总会有不同的看法,背诵全诗——
2.小结,像这样的诗,在叙述之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就叫寓理诗,借助注释,字字思考,处处联想,我们就会走进诗中!【部分设计参考范华仙老师设计】
,2017年秋学期《题西林壁》书香教学设计
tag: 教学 题西林壁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