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贾月玲《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设计意图:课外有关生命的名言,可以促使学生深化对生命的领悟,基于教材,又适度地超越了教材。]
六、总结全文,内容升华。
小结:无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都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于是她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师:象杏林子这样用行动延续着自己不死的生命的人还有很多,你还知道谁的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设计意图:由课内到课外的知识延伸,达到内容的升华。]
七、课外拓展,书写生命感言
在作者的眼中,生命是求生的飞蛾,生命是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在老师的眼中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生命就是同学们那张张笑脸,那么在你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可以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还可以像作者一样写一件小事,让大家感受生命的存在。(学生写作、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做到读写的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领会,感悟生命的真谛。]
八、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珍惜生命的感人故事。
2、读一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阅读,开阔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更深地理解生命的内涵。]
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
19、生命 生命 瓜苗生长
倾听心跳
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
《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一)
《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飞蛾、瓜苗、心跳三件事物的细致刻画,以小见大,引领读者从三个事例中去感悟生命,从字里行间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每个人都珍惜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光彩。
这篇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有点难,不是难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上,而是理解重点句子。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又相对较少。如何让学生从文中普通的事物中感悟生命的含义,体会杏林子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命运不幸的不屈。如何让这两个“生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三个难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一、创设情境,用经验催生感情。
“生命”对11岁的孩子来说是个沉重的话题,为了让孩子们能真正体验这个沉重的话题,在第一个事例中,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帮助孩子走进生命的内涵。
情境一:假如你是那只被握在手中的飞蛾,你会怎么想?
情境二:伸出手,合上,现在你的手中就握住了那只飞蛾,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时候,学生就成了那只危在旦夕的飞蛾,成了那个握住飞蛾,掌握飞蛾命运的人,同飞蛾一起思考,一起挣扎,一起极力鼓动双翅。再加上老师的动情讲述,了解了飞蛾平均只有9天的生命,从而产生心灵的震撼,飞蛾为了这9天的生命,为了能活着,如此奋力拼搏,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强烈啊!
二、以体验感悟为主要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一道感受生命的珍贵,领悟生命的真谛。因为生命这个概念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如果只是教师单纯地讲解,就会上成空洞、乏味的思品课,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学习第二段时,引导学生从品味词句和设身处地(飞蛾被抓住了,它会怎么想)中领悟;学习第三段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切身体察中领悟;学习第四段时,从补充作者的相关资料中促进学生领悟。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对珍爱生命、让生命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有了深刻感受。
三、注重学法指导,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作“圈点批注法、小组讨论交流、换词、分析重点句子”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语言的训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课堂上围绕“在作者杏林子心中,生命是什么,她对生命有着怎样的思考?”这样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去深入思考,学生通过感悟语言,想象画面、角色置换理解了一只弱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香瓜子对生命的热爱。并通过诵读生命的格言,探究思考生活中像杏林子一样珍爱生命的人还有哪些?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书写生命的感言,将读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丽,在学生有了深刻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有机地进行表达的训练。多方面、多层次、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也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贾月玲《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