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一得
台州双语 孙日东
此文为人教版五下第一组的第4课,为略读课文。我在让学生自读课前提示后得出几个问题
后然后要求以此自学课文。
在简单扫清阅读障碍后,我就问题来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其中第一个问题为:青藏铁路是一
条什么样的铁路?
学生纷纷举手以课文中的句子作答:
1、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第3段)
2、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第5段)
3、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4、(补充第一个学生说的)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
达雪域圣城——拉萨。
在用课文文句作答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就注意删除相关词字,取其精要来回答。(如2)有的
就照搬课文,一成不变地读(如1和4),有的则前半句注意了,后半句则无力改变。(如3)。
于是,他便决定在此作些文章,以加强语言文字句的训练。
我先让全体学生自读和齐读划出的以上文句,然后要求紧扣问题,用“是……是……是……
”等形式来组句回答。于是,我领读“青藏铁路是——”
学生读: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
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很明显,在中间难以避免地出现了混乱,一部分同学仍将“将通过这里”读出来,一部分同
学则跳过了这些词句。这时当然得停下来问问,但也无须费力,大家都会马上明白删除的根
由了。第二次的接读就因此有了改规,删除了“青藏铁路”和“青藏”两词,成为:是西部
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铁路。三处训练完后,我仍不满足,要求学生考虑
语言表达的内容来确定排序,这个问题不难,学生很快确定,原先的第三处应放在第二的位
置上,这样一段完整的语段就形成了,去再用领读、齐读和自读加以巩固::
青藏铁路是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
,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
的高原冻土铁路;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铁路。
此处文本挖出的可以说是一个较为典范的语段训练,从文句的组织到文段的布局都能对学生
提供直观形象的训练材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且就语感的牧养而言,就需这样细而不腻
,繁不而琐的经常性熏陶,恒之,则语文大可为也。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一得
tag: 教学 拉萨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