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城乡结对网上示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回忆前课,导入新课
1.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正是由于这位“听众”的倾听,我才鼓起勇气练琴,才会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人间处处有真情啊!接下来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倾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读题设疑:谁用心灵去倾听?怎样才能用心灵倾听?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仔细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自己感动的课文内容,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
(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孤独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里,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以看出来。
(4)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的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有见过面,是电话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苏珊的真正原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说怎样才能当一位好的倾听者?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课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们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位倾听者。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城乡结对网上示范)
第七周完成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2、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⑴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⑵ 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⑶ 学生交流谈感受。
⑷ 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⑸ 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反思(网上示范)tag: 教学 网上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