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出示课文末尾一段:在这四年里,我历经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引导齐读。
(1)想一想,在黑暗的旧社会,一个最平凡最底层的工人可能会遭受到怎样非人的虐待?
根据反馈,引导笔练:是的,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好像又见到了鲁迅“一面”,拿起笔,选择一句,补充写完整。(出示以下三句练习,学生笔头练习,再朗读交流。)
①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鲁迅的严肃而慈祥的面容: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②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鲁迅亲切的话语: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③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可见,鲁迅时时刻刻影响和鼓励着作者克服困难,度过艰难万苦。解决问题④: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仅仅是“一面”,却给这位青年工人带去了那么大的精神力量?(大致围绕鲁迅不怕反动恶势力,全心为民族解放而不懈战斗;不顾及自己的病体,关心人民大众的疾苦。)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略读课文教学要求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因此,在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后,也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地深入阅读。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而“一面”这个课题恰恰抓住了文章的精魂。于是,让学生依据课题质疑,并通过解决高质量的问题,达到自得收获的目的,就成了本课教学的主旋律了。
作者对于鲁迅外貌上“瘦”这一特点的反复描写,是文本在人物描写上的凸显之笔,让学生自己诵读、比较这些语句,能准确地感受人物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的笔头练习,既是对全文内容的回顾,促使学生把文章内容和自我理解紧密联系,又让学生积累、运用了课文人物描写的句子,深入领会了文章语言表达的好处。
四、交流收获
1、课文用“一面”做题目好不好,好在哪儿?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短短的一面,却给了作者深刻永久的印象;匆匆的一面,却影响着作者的一生。
2、我相信,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也都有很多收获。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吧。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几方面的获得:
(1)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为人和他的思想艺术成就,都表现出对整个民族和社会命运的炽热情怀,深深地影响并开阔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身心。
(2)作者在细致入微地描写鲁迅外貌、语言、神态时,紧紧抓住它外形上“瘦”的特点,反复描写,突出了他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
(3)作者不仅具体写出了鲁迅的外貌、语言、神态,还在外貌、语言、神态描写后展开联想,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烘托出了对鲁迅崇高精神的崇敬和赞佩。
(4)课文最后一句话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联系全文可以知道鲁迅精神,能够催人奋进。
3、出示“只要有着这灯,天黑的时候,也便有了行人。”齐读。
同学们,这盏在黑暗里永不熄灭的灯,就是鲁迅。“鲁迅精神,烛照千秋。”相信,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能够读懂鲁迅的作品,那时,我们就可以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去倾听他对黑暗的痛斥,去感受他对民众的挚爱。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一环节中体现得意犹未尽。环节开头,关于课题,教师的小结语,促使着学生沉浸在一种积极的深入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当交流了收获,结课时,教师引用的那句话,又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深远的遐思,每位学生对鲁迅的探究和了解还将继续,还会更深入。
[板书设计]
19* 一面
瘦得叫人担心 憎恶敌人
瘦得叫人担心 艰苦工作
瘦! 越老越顽强
他的手多瘦啊!
[设计意图]
抓住“瘦”这个鲁迅精神所赋予他外貌上的凸显特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特别提醒]
本课的设计围绕略读课文教学的重点展开,即重在指导学生在了解内容、感受情意、获得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自主探究。但是,为了使教学配合本组整体内容,紧扣本组单元的主题,预设带有较强的教师主导性,特别是从课题切入、研读人物外貌特点的反复描写、课外相关资料的引用,包括练习的设计。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调整预设板块,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解决问题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略读课文教学的特征。
(名师简介:汪燕宏 中学高级教师,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任教研员,浙江省教坛新秀。《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等20多篇论文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参与编著《人 自然 社会》浙江省地方课程教材及教师用书等书籍18部。)
,《一面》教学设计tag: 教学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