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一面》公开课教案8

《一面》公开课教案8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429  栏目: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一面》公开课教案8,

《一面》教案

【教学目的】

德育点: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

知识点: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的外貌描写

技能点:学习本文记叙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形式

【教学重点】

1、语言运用的强烈感情色彩

2、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教学设想】

本文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上看,都是一篇分量很重的记叙文,是学习用“顺叙”的方式记叙事件的范文讲授本文应以文章的结构形式为纲,理解文章怎样按照时间顺序和事物发展的顺序来记叙作者和鲁迅的“一面”之交的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人物描写、特别是外貌描写的部分;并进一步细细梳理文字,领会作者是怎样围绕外貌描写使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然后落实到语言表达上,体会作者怎样将思想感情倾注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

牢牢掌握“文道统一”的原则,从写作的角度去分析课文,丝毫也不能离开思想内容;从一个侧面去理解课文,也不能离开文章的整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思考、领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教师切忌给学生简单地传授自己钻研教材得出的结论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要素解析〗

《一面》这篇回忆录写得很别致,它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面遇,短暂而又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经过在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一面》的成功之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于细微处见人物的伟大品格作者把“一面”作为中心事件来记叙,但在此之前巧设伏笔,层层铺垫文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品格,要启发学生深入讨论,小事中所表现出的鲁迅的伟大品格,将所见之“小”与鲁迅的人格之“大”联系起来

〖教学要点〗

认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向鲁迅学习,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了解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曾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一些文章,你们知道他的为人吗?(指定学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可能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为人或许并不了解其实,鲁迅先生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这“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板书标题、作者,并简介作者阿累)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二、学习新课

1、齐读“预习提示”,掌握写作背景

2、速读课文

要求:本文约2600多字,按每分钟谈300字算,给10分钟读完一遍,不必细看,了解大概,掌握整体情节结构同时标好段序,并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学生自己独立分层分段,小组讨论解决,然后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统一答案,只要有理就行,这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

全文共4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空行隔开

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以叙事为主 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迅的品格和风貌

3、说出“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三、讲析课文

1、当时的天气如何呢?

——阴天,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秋深、风大、天冷)

2、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通过写天气的寒冷、秋风的无情来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我”的心情如何?

——“赫然”表现出“我”的惊喜“得到了保证似的”表现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正当“我”欲买不能,欲罢不甘的情况下,“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老人这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默读相关内容)

——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是:瘦,但有精神,严肃而慈爱

5、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

——“我”与鲁迅素昧平生,但他却热情而诚恳地向“我”推荐好书,还送书给我,这温暖的关怀,怎么能不使“我”激动呢?

6、文中哪些地方描写“我”的激动心情?

指名朗读: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者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7、(齐读第三部分并分析)“一面”虽然短暂,但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这表现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并齐读出来)

——“历尽……受尽……咬紧……昂着……”

四、布置作业 

回忆性文章常常蕴含作者的深情仔细阅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设题目的,使学生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赫然”就是很鲜明,很明显,作者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表明了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是鲁迅译的,而鲁迅在当时是革命和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摩挲”就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又“舍不得”,写出了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表示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热烈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也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第二课时

〖要素解析〗

课文在记叙“一面”的过程中,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抓住最能突出鲁迅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人类的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课文中的抒情、议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画龙点睛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描写鲁迅外貌的段落,理解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特征,联系读过的文章,归纳一下如何写人物外貌

〖教学要点〗

学习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和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的议论;培养观察能力,注意观察结果与距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重点分析外貌描写, 学习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1、文章主要写的是谁?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鲁迅;外貌描写 (板书)

2、这里的外貌描写有三点值得重视:

①抓特征人的外貌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是“千人一面”,写了等于没写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

②有视角即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这就是说,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这样,人物就活了,描写就有角度了,外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

[1] [2]  下一页

,《一面》公开课教案8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