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1-07 14:58:54   浏览次数:461  栏目: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能够感受到什么?

(预设答案: 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

样。3.感情深厚……) 

2.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峨峨兮若

泰山。

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洋洋乎若江河。

 当他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1.失望。2.寂寞。3 、忧虑。生4.渴望。……)

3.子期死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

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

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

4.这句话是故事的结果,也点明了中心思想。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

请再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

二、深悟绝弦

1、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

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

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从这首短歌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3.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

流水又弹给何人听?于是摔琴断弦,决心再也不弹琴,留下了这一段动人的故

事千古流传!(出示课文)

六、回味绝弦

1.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

(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

2.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

,你想对他说什么?

3.老师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

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

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让我

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七、扩展

1.出示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如“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

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宋代王安石《伯牙》诗:“千载

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再如唐

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这些诗都是写琴曲的高妙,听琴的乐趣,或者比喻高妙的作品

或知音、知己等。

2.学了这篇古文你有什么感受。如:你是否有知音,为什么把他作为知音?

当你感到沮丧、孤独、忧郁、快乐亦或是处于危难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能有

一两个知音相伴左右。所以,如果你寻到了与自己情趣相投的知音时,请大家

一定要珍惜。世界上最难寻觅而又最易失去的是朋友(知音)。

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上一页  [1] [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