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九
11-07 15:34:49 浏览次数:850次 栏目: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九,
?
⑨课文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
(三)小结:小女孩五次擦着火柴,出现了一次次美好的幻想。得到一个人起码的幸福,可是那个社会并没有给她这些,反而夺去了她幼小的生命,那个社会是多么的不公平啊!
三、作业:练习册第4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朗读训练,用词造句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次次擦着火柴幻想什么?而——次次幻想的破灭又说明了什么?
二、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轻声自由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人动口、动笔)
2.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运用“学习提示”)
三、总结全文。 1.质疑问难。 2.问题讨论。 ①小女孩的死说明了什么?
②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如此痛苦,为什么作者还要写她美好的幻想?
填字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记叙了( )的故事。揭露了( ) ,表达了作者( )。 3.感情朗读训练。 4.造句训练(练习册第五题)。 本课板书设计: 18 卖火柴的小女孩 痛苦的生活 美好的幻想 冻僵暖和——铜火炉 饥饿食物——烤鹅 痛苦欢乐——圣诞树 孤单爱抚——奶奶 参考资料: 一、关于课后问题 第1题:下雪的大年夜里,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在又冷又黑的街上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一次一次擦着火柴,幻想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奶奶的爱抚。 第2题:因为小女孩冷得难熬,所以首先想到的是能得到温暖:她想得到食物。因为她一天没有吃一点东西了:她很想自己也能享受节日的欢乐。因为,富人都在过年,而她还在街头挨饿受冻:她想着死去的奶奶,她想得到慈爱。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疼爱她。 第3题:①小女孩和奶奶一起飞到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但在那个现实社会中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②因为小女孩曾经在幻想中觉得自己的灵魂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她在这样美好的幻想中死去,所以嘴上带着微笑。
老百晓
上一页 [1] [2]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