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飞的乌龟》教后记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861次 栏目: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
标签: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想飞的乌龟》教后记,
《想飞的乌龟》教后记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过程.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因此我读题后就让学生就着题目提问,有四个学生提问了,归纳起来分别是乌龟为什么想飞 它是怎么样飞的 结果怎么样 学生的答案让我不禁佩服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以前上课时总是想一年级的学生还太小,还不具备提问的能力,因此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成了学习的接受者.见学生提的问题那么到位,接着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设计,我把解疑这一环节的呈现改成了互动探究展现式.我让学生四人小组读课文,解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采取了奖励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涨,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虽然有的读得不是那么流畅,但早已超出我的的意料,看来我担心文章篇幅过长的忧虑是多余的.解疑时叫到的同学都能用自己的话或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无论用哪种方式来答,都说明他们已凭自己的能力把课文读懂了.成了发现知识的探究者. ,《想飞的乌龟》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