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教《长歌行》
济源市轵城镇赵礼庄张小芳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生:时间。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和时间有关的诗长歌行。
用谜语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出了学习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请同学朗读课文。
老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字、词教学在古诗教学中也不可忽视,另外,语文教学的根是“读”,在整节课中,我把读贯穿始末。
(二)合作学习,了解诗意:
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这首诗说了些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1、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2、共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合作学习中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老师扶放结合,使学习更有效。
三、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1、看插图和文中诗句,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用名句表示,师在黑板上写有提示。)并读一读相关句子。
生:朝露
人生如朝露
师:说说你的解释。
生:诗人看到露水等到太阳一出来就被晒干,心里想:人生也像露水一样短暂。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草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师:说说你的解释。
生:诗人看到了花草树木在春天的时候生机勃勃,可到
了秋天到处一片枯黄,他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青年、中年、老年,这一生像草木一样很快就结束了。
这是体会诗人感情的第一个层次:先理解诗人的意思。我用名句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这样学习,学生很感兴趣,理解也更深了。
2、体验,深化情感
师:时间真得过得这么快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计算计算。
a、计算时间
师:我们六年级已经过了一个学期了,还有几个学期?
生:还有一个学期。
师:今天几月几日?
生:3月26日。
师:我们大概什么时候期末考试?
生:大概7月初。
师:就算是7月10日,距离考试还有多长时间?
生:3个月14天。也就是104天。
师:104天里,双休日占了多少天?
生:30天。
师:除了双休还有多长时间?
生:还有74天。
师:这74天里,还有一个五一黄金周,六一儿童节等等。大概
还有多少天?
生:66天。也就是2个月零2天。
师:这两个月,对于我们六年级同学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要毕业了。
生:意味着要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了。
生:意味着永远不可能再上小学了,永远不可能是小学生了。
生:意味着我们永远与六一没有关系了。
…… ……
让学生把诗人的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感情很难也很简单,关键是有没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几个“意味着”已经将学生和作者的感情联系到一起了。
师:你想说些什么?
生: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虚度
光阴。
生:在这两个月里,我们吃饭、睡觉、聊天、看电视、上网等等
又用去了多少时间?我们离毕业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不能再浪
费了。
师:时间很短,过得很快,但我们也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干
出许多有益的事情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b、一分钟写字
最多的一分钟写了67个字。
师:这样的话,一节课可以写多少?一天可以写多少?我们这
两个月的时间里又能做多少事情啊!
(读资料:一分钟)
师:现在,你想说什么?想到了哪些事或人?
生:时间很宝贵。
生:我们如果抓紧时间,我们可以做许多事,人生就会无悔。
生:我想到了巴甫洛夫,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人类作贡
献,我也要像他一样,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生:我想到了小孔莹,她那么有才能,肯定没有浪费时间。以后我也要这样。
师:诗中的哪句话最能表达你这时的感受?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反复读)
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读得自然不错。
四、感情朗读全诗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波浪线”来表示这首诗的朗读基调,形象生动,再加上我的范读,学生的感情也达到了极致。自我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有感觉。
板书设计:
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这样教《长歌行》
tag: 长歌行 ,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