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教《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充满说明性文字的文章
应该怎样去进行教学呢?
一,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不把这篇课文上成科学课。
抓三个阅读关键点:
1是月球表面模样的句子。
2是实验结果带给人的疑惑:这一连串实验结果真令人费解啊!
3月球的现象带给人的疑惑:这又是一个谜.
抓住这三点来开展教学,我们的课就上成了语文课,对吗/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来开展教学。
我们知道,《月球之谜》这篇课文简单明了,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能够通过自己
的努力读懂这篇课文。既然如此,那我们有必要去过多地讲解吗?回答是否定的。所以,我
们要相信学生,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去读,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把他们读好。比如:“这又是一个谜”这一句的指导:
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简单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不断地用不同的语气强调“这又是一个谜
”。不同的语气,对学生是一个肯定,更是一个鼓励;
交流课文倒数第二段的时候,我指导学生读“这又是一个谜”。
接着交流自己读书时产生的疑问,一遍又一遍的从不同层次上读“这又是一个谜”。
这样的效果,不仅使学生享受到朗读的乐趣,多角度解读文本,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月球
之谜的信心。可谓一举多得。也正应了崔峦先生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
三,注意教学的渐进性。
这一点,我想说其中的一个闪光点。对于“这一连串实验结果真令人费解啊!”,我采用了
分解的方法,实现了从“这个实验结果真令人费解啊!”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真令人费解
啊!”教材中每个实验都“令人费解”,我就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读“这个实验结果真令人
费解啊!”。通过这一连串实验得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真令人费解啊!”促进了学生的理
解,提高了朗读的效益。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课堂上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我自己觉得抓住了语文教学的骨子,破除了我以前教学说
明文时注重讲知识的习惯,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上了一堂语文课,所以发这样一个帖子,与
大家分享我的快乐和收获,也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得到一点收获。
因为我和许多老师交流这篇课文的时候,他们还想去讲月球到底有哪些谜。
,我这样教《月球之谜》
tag: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