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第二次听老师解说之后,学生的水平大有改进,第三次师
生一起解说就获得了成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种方位
来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学会本领,提高学生对事物的
认识水平,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读中悟情
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
,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在学习小镇的
“恬静”时,老师抓住“静静、悄悄、轻轻”这些词,指导
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指名读、范读、齐读,让学生体
悟情韵。
此外,阅读教学就要给学生潜心会文的时间,创设潜心
会文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学生
潜心会文后对文本都有各自的感悟,整堂课,虞老师给学生
搭建了一个生生、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民主、自
由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地交流。学生在交流感悟中彼此接纳
,相互分享,在交流感悟中,学生也形成了自我的超越,形
成了对“小镇”的独特理解。
三、构建情感舞台──“释情”
情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正确体悟教材
情感,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较准确地领会文章中的情感,
或被人物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景观所陶醉时,随着情感蓄
积加深情势加剧,会产生急于喷发的动机,即出现了“情满
而溢发”的现象。教者要把握好学生急于释放感情的需要,
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佳机,搭建表现的舞台,培养
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
案例:
当学生学到小镇的热闹时,教师要求学生模仿小贩的吆喝声
,学生们个个充满激情。但由于时间有限,老师只叫了几个
同学表演,那么面对还有一大群热情饱满的孩子、一双双充
满希望的眼睛,该怎么办呢?虞老师恰恰就抓住这一个学生
的“动情点”,为学生构建了表现的舞台。他请大家一起来
表现小镇的热闹,愿叫卖的叫卖,愿学鸡鸭叫的就学鸡鸭叫
、愿学铃铛响的就学铃铛响,顿时课堂热闹起来,叫卖声、
鸡叫声、铃铛声此起彼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把自己对课文
的情感释放出来,学生们的想法得到了尽情表达,课堂上出
现了真正的情感交融。
人家常说:森林的美,在于鸟语花香。是的,在森林里,所
有的鸟儿都在歌唱,而不止百灵独自婉转;所有的花儿都会
开放,而不止牡丹孤芳自赏。同样,在教育这片园地上,在
我们的课堂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几个人,而忽略了大多数,我
们也应该向虞老师那样想方设法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让
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让课堂中的每一只鸟儿都尽情歌
唱,让每一朵鲜花都吐郁芬芳。
总之,在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中,“蓄情”是前奏,“酿情
”是间奏,“释情”才是主旋律,是整堂课的最终目标。曾
经有人说:“每篇课文,都是浩瀚语文海洋中的晶莹剔透的
珍珠,一篇美文就是一个闪光的情感瓷片。”愿浓浓情感成
为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
情感的魁力,绽放出珍珠般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