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娲听到了孩子们的哭泣声
生:听到人们在喊“救命”
生:这些人都是女娲造出来的,她是多么心疼啊!
师:是啊,再看看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读读课文,来感受一下
生:我从“到处是欢歌笑语”知道人们以前的生活是很快乐、幸福的。
生:我从“不知过了多少年”知道这场灾难是千百年一遇的。
师:女娲看到这一切会想些什么?
生:我一定要救人类
生:我一定要把天补上
师:(出示第2自然段)读读,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女娲求雨神熄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水中的人们。
师:你知道女娲做了两件事来救人们
生:我知道女娲做这两件事是很艰难的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求雨神”知道的,她一定是跪着苦苦哀求
生:我还知道女娲想的很周全,先熄火再救人。
指名读课文
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娲?
生:我读出了一个考虑事情很周全的女娲。
生: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女娲
师: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师:是啊,心地善良的女娲一心要救人类,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又是怎样把天补上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设计意图:体会课文语言的规范感主要靠读,把握课文语言的逻辑感主要靠读,感受课文语言的得体感主要靠读,领悟课文语言的情味感主要靠读,除了读得充分、还要引导学生读得形象、读得和谐、读得感人,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情感,读出课文的神韵,还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因此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品、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使词句的教学落到了实处。)
四、巩固词语,落实基础
师:我们刚刚在学课文的时候,发现了2个同偏旁的词语,(“围困”“挣扎”)像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很多,谁发现了?
生:窟窿 深沟 燃烧
师:除了课文里的,其他类似的词语还有吗?
生:蝴蝶
生:蜻蜓
生:打扫
……
师:打开《课堂作业》,我们一起来做做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会写的拼一拼写一写,不会写的可以照着书本抄一抄。 (燃烧 挣扎 围困)
(设计意图:学文贵在运用,文中重点学到的两个词语“围困”“挣扎”,是两个同偏旁的字所组成的词语,学生能结合偏旁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显示了我们中国文字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由此入手,学生联想到表示昆虫的词语都是虫字旁;跟手的动作有关的词语都是提手旁等等,对字型加深了印象,也就很快能记住作业本上要求掌握的这些词语。检查下来,全班50个学生都能不借助书本正确地拼写这些词语。)
【教后反思】
宁有真实的缺陷,不要虚假的完美是本色语文的追求。课堂上我也毫不掩饰着真实的缺陷:一、课堂上还可以继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和空间与文本对话;还应该将学生的感悟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女娲形象的认识不会停留在浅表。二、在教学节奏里,如何做到张弛有度、审时度势,做到因势利导、实中求活、活中求实,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灵动与和谐,这是我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希望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我的课堂教学会逐步走向成熟。
,《女娲补天》教学案例
tag: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