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徐如松《文成公主进西藏》课堂实录

徐如松《文成公主进西藏》课堂实录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658  栏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徐如松《文成公主进西藏》课堂实录,

师:你的意思我听出来了。不是“嫁到我们西藏”,而是“娶到我们西藏”。好,你说,加入你就是松赞干布,你当时怎么想的?

生2:我一定要把既美丽有聪明的文成公主嫁到西藏来!

师:不是嫁到,而是娶到。你再说一遍。

生2:我一定要把既美丽有聪明的文成公主娶到西藏来!使我们西藏和唐朝永远和平团结。

师:好的,你们两位都想到松赞干布的心里了。当时,松赞干布边上还有许多大臣,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他们会怎么说呢?你愿意做哪一位?

生1:我做赞成派。因为这样的话,我们西藏就更加有文化了。

生2:我也支持。这样就可以和唐朝加强有好往来。

师:很好。我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生3:如果文成公主千里迢迢的到西藏,万一路上出了危险,唐太宗怪罪下来,我们可承担不起。

师:你想得真周到。对,我们要做好安全包围工作。你说?

生4:唐太宗同意了,万一文成公主不同意怎么办?

师:果然师个问题。但是,松赞干布下定决心向唐太宗求亲,结果得到了唐太宗的同意。唐太宗就说:“好的,我就把文成公主嫁给你!”

师:再看文成公主。她得知自己的父亲答应将自己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时,心里会怎么想?

生1:她想,如果嫁到吐蕃的话,父母和我肯定会依依不舍得。但是为了藏汉人民的团结,我还是愿意的。

师:对,我嫁到西藏,父母师很舍不得的,但是为了藏汉人民的团结,我师愿意的。

生2:文成公主当时会想,如果我嫁过去的话,藏汉人民的交情就会更好。而且,我们汉族可以向藏族学点文化,藏族向我们汉族学点文化。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

师:一举两得,说得多好啊!这样就可以使藏汉两族互相取长补短。

师:唐太宗听到自己的女儿乐意地接受了,他会对自己的女儿怎么说呢?

生1:女儿,你放心去吧,我回来看望你的。

生2:女儿,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们,我们也舍不得你离开。但是为了藏汉两族人民团结,你就嫁过去吧!

生3:女儿,我和你都舍不得分开,但是为了两族人民的交情,你嫁过去师对的。

师:对呀,我听出来了,父女的感情师深的,父女情深,但是,藏汉两族人民的感情——

生:藏汉两族人民的感情更深!

师:【出示:两个句子】看屏幕,我们一起读这两个句子。

生: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便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我请两位同学读,每人读一句。

生1: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便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生2: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下面,谁能用用上“因为(      )又因为(    )所以(     )”来说一说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进西藏?

生1: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所以便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

师:老师看到不同的意见很多。这位女同学,你来?

生2: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又因为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所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说得真好。我请两位同学,一位说“因为”,一位说“又因为”,其他同学说“所以”。

生1: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

生2:又因为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

生:所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下面,我们能再概括地用“因为、所以”来说吗?

生1: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所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好的。我们一起说一说。

生: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所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那么,文成公主师怎样进藏的呢?拿起说,看课文第6—12自然段。

 

第三部分:走进西藏,感知智慧

【用时16分钟】

师:文成公主是怎么进藏的?【媒体出示“第4自然段”】我么一起来读课文第4自然段。

生:公元641年初春,红梅花开满枝头。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你哦工作无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行进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师:请看屏幕。文成公主带了哪些东西?

生1:能工巧匠和生产工具、书籍等。

师:“能工巧匠”是什么意思?谁来说?

生1:能力特别强的人,有铁匠、木匠、石匠。这些人都一起进了西藏。

师:对,这些人就叫能工巧匠。但是这个词语的意思我还没有听清楚?

生2:这些人都是很了不起的。

师:对,谁来补充?

生3:能工巧匠就是心灵手巧的人。

师:能力很强,加上心灵手巧,就是能工巧匠。那么,文成公主带了哪些农作物的种子呢?

生: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

师:对,开始上课时大家看到的一个画面——金黄的油菜花,种子就是文成公主带去的。再想象一下,她可能会带哪些生产工具和书籍呢?

生1:挖土的工具。

生2:种水稻的工具。

生3:耕地除草的工具。

生4:带了一些文化方面的书籍。

生5:带去了《怎样种水稻》这本书。

师:对,除此之外还可能带中小麦、油菜等书籍。

师:好的,文成公主带去了很多工具和书籍。我们再一起读这个段落。

生:公元641年初春,红梅花开满枝头。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你哦工作无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行进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师: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文成公主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请打开四年级课文146页,四人小组讨论阅读第6—13自然段,选择其中一个困难,完成表格。【出示表格和音乐,学生讨论,教师巡视3分钟】

遇到哪些困难
 怎样克服
 师: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一组先来回答?你来。

生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师:好的,我写到黑板上。【师板书】

师:第二个困难师什么?

生2:遇到了一片沼泽地。

师:好的,我写下来。【教师板书】我们在书上把困难画出来。

生: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师:第三个困难师什么?

生3:乃巴山挡住了去路。

师:我写到黑板上。大家画出来。

师:还有什么困难?

生4:一只乌鸦说坏话。

师:说什么坏话?

生4:慌说松赞干布死了。

师:对,我写说来:乌鸦说谎话。——遇到这些困难时,文成公主是怎么向的?

生1:遇到一天喝挡住了去路,我怎么过去好呢?

师:还会怎么想?

生2:我一定要过去,就用树枝做一座桥。

师:好,请你到黑板上写下来。【学生上黑板写:用树枝做一座桥】

生3:要是我走在桥上,桥断了怎么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徐如松《文成公主进西藏》课堂实录
《徐如松《文成公主进西藏》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tag: 课堂  文成公主  西藏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