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3:田老师上课娓娓动听,讲的故事引人入胜,我深深感谢田老师把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文学的大门。
生4:田老师教学非常有方法,他每上一课都给我们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然后娓娓动听地讲给我们听,我们从田老师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对我的教导。
……
师:是的,开学头一天,田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看看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是写开学第一天的事的?
生:三到六。
师:他说三到六,有多少人像他一样?
生纷纷举手
师:但是第八节的开始有这样一句话:“今年我回到家乡去,在村边遇到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今年我回到家乡去——
师:慢一点,再准备读这句话,你要读出东西来,今年我回到家乡去——
生(齐读):今年我回到家乡去——
师:这说明前面都是作者的——
生:回忆
师:那么这个段落应该到哪里?
生:第七节
师:课文3—7应该是写小时候上学的事情,8—9是写40年后的事,这样,我们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好。
师:课文的第二段最长,也最难懂,我们首先要读好这一段,先请你们练习一遍,稍后我找人读,看谁能读好。
生读书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读的人要尽量把我们带进田老师的课堂,就像在听田老师讲课一样。听的人也要会听,怎样才叫会听吗?如果你能把人家读的几段话听成一段话,把那一段话变成一句话,最后再说出来,那么你就会听。你最先举手,好!第一个读的机会被你抓住了。
(多名学生读书)
师:我现在想问一问,你把这几段话听成了怎样的一句话?这难度大了,会不会听就在这地方显出来了,本领就在这里看出来了。好的,请你先说。
生1:这一段给我的感觉是田老师的口才很好,而且文笔也很好,课上得也很好。
师:真会听,你听得好,说话也好。
生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感到田老师非常会教书。
师:对,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感觉到这位老师口才非常好,非常会上课。还有谁,听成了怎样的一句话?这个能力要锻炼的,我们会听就表现在能不能把几段话听成一段话,最后把一段话变成一句话。
生3:田老师上课非常生动,每上一节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顺应学情 丰满细节
师:那么作者在田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学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找一找。
(生默读静思)
师:好,谁来告诉我究竟学到了什么?
(生无语)
师:“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是一首诗,是什么时候学的诗?
生:一年级。
师:这首诗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就是什么?
生:知识。
师:对,这首诗对作者来说,就是知识。因为在这之前作者不会这首诗,现在会了。
师:还学到了什么?
生:道理。
师:从哪里看出的道理。
生:从“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的人就不能看风景了。”这里看出来的。
师:你能告诉大家是什么道理呢?
生:应该要爱护环境,让大家都能看到风景。
师:对,要爱护环境,要爱护花草树木。要知道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来的人就看不见风景了。正因为大家的爱护,这儿后来成了——
生:大花园。
师:有两个句子,我建议同学们一起读一下: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生: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师:还有“后来这八九十枝花——”
生:后来这八九十枝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完,此地就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师: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人人都要爱护花草。
生:我知道这儿后来能成为一座大花园,都是人们的爱护。
师:还有呢,在田老师的课堂里除了知识、道理,还有什么?
生1:还有文学,课文中说田老师在他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生2:谈起往事,我深深地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师:是的,同学们请看这句话。(课件出示: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4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自由地读读这一句。
(生自由读)
师:4年里,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
生:上千份知识。
师:谁能也来这样说一说,用上如果……那么……
生1:4年里,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一份快乐,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上千份快乐。
生2:如果一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么上千个故事就使我懂得了上千个道理。
tag: 教学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