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初一教案
二. 重点:
1. 掌握课文中常用字词的音、形、义。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了解自传体文章的特点。
三. 难点:
学习本文平实、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学习提示】
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kōu huì bǎi pián kǎi抠 避讳 姓柏 骈体楷 书
réng bàn kuī qiā gàn仍然 拌饭 窥见 掐花姓淦
zhān jǐng shì yuán沾沾自喜 杀鸡儆猴 装腔作势 沅míng jué ái shè莫名其妙 坚决 挨打 威慑2. 解词
寿终正寝:就是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妙语连珠:形容有意味,或动听的言语很多。
了然于心:形容心里十分清楚。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博古通今: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作古:去世。是委婉的说法。
窥见:从小处发现。窥,从小孔或缝隙中看。
率尔:轻率。
杀鸡儆猴:杀了鸡警示猴子,让猴子不犯同样的错误。
3. 改正句中错别字。
(1)我迫不得已,昼夜突击,苍促成稿。 (仓)
(2)游先生目瞪口呆,莫明其妙。 (名)
(3)他们却缺乏自信,偏要给每个试题都写出祥细答案。(详)
(4)更名有损声誉,坚绝不肯同意。 (决)
(5)豪不心慈手软地狠打。 (毫)
(6)继成了我外祖父那“教不严,师之惰,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承)
二. 文学常识
刘绍棠,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是他的成名作。他有多部短篇小说集,多部中篇小说和多部长篇小说。他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 课文分析:
1. 解析标题:“如是我人”,“是”是代词,此的意思,“如是”即如此,“如是我人“就是我人如此的意思。
2. 内容分析:
本文从介绍自己的出生起笔,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介绍自己。我们通读课文,不难看出作者向我们叙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3段)介绍自己的出生与姓名;(4-19段)写小学的田文杰老师和大学的游国恩教授对自己深远影响;(20-24段)“我”的晚年的自我暴露。
三部分内容作者先写自己的出生和姓名,表明自己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然后重墨描述了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各有特色,都给作者深远影响。描述田文杰老师先介绍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不严,师之惰,不打不成才。围绕这思想和方法叙述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在我骄傲时狠打我的趾高气扬”,这是写田老师的严。第二件是“写田老师打出我的童子功。”作者先写自己养成的习惯,再回忆田老师的严格要求与痛打。描述大学时的游国恩老师具体写了一件事,告诫“我”做学问要摆脱浪漫派的脾气和影子。虽只是一件事,但看出游国恩因材施教的思想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是作者了然于心,认定了自己既改不了浪漫派的脾气,也丢不掉浪漫派的影子,做不了严谨的学者,于是安心写小说。课文的结尾部分写自己晚年的自我暴露,有敢露真相的坦诚。
作者为什么具体的描述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诲?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与魏巍的《我的老师》作一下比较。作者回忆关于蔡老师的事,是为了表达对老师深深的爱和敬意,以及对老师的思念。而本文叙述两位老师的事除了表达敬意之外,重在体现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从而表明自己的人生准则及写作态度。也就是说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不一样的,魏巍写老师是为了赞美老师,刘绍棠此处写老师是为了写自己的一生,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及准则。因而《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如是我人》则类似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的特点: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实用文体。一种是自传,另一种是由别人撰写的。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平、机关、家庭、爱好和主要精力,还可以写出自己的理想,对人生和社会的见解。为别人写的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有简要评论;也有侧重记人一生中几件典型事情的。要求内容真实准确,语言可以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于文学色彩。
3. 结构特点:时间顺序叙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过渡自然。
解疑:第13自然段“都说名师出高徒,在我身上却无此效应。”这一段是承上还是启下?“名师”二字为据,应是开启下文对北大著名教授游国恩的叙述。因为田文杰老师堪称严师而非名师。
4. 写作特点:
(1)作品风格淳朴,描写从容自然,乡土色彩浓郁。如文中引用的一些成语及俗语。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2)语言平实、幽默,而且蕴含丰富。虽平实却很生动,于通俗中蕴含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学法指导:学会在比较中抓文章的特色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 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分歧(qí ) 霎时(chà) 赋闲(fù ) 可鄙(bǐ)
,《如是我人》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