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香的干菜—— 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 表示语音的延长。例如: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5) 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例如:
鲁侍萍: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 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7) 用在副标题前。例如:
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8) 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例如:
五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的形势是很好的。
——国家经济实力继续得到显著增强。 ……
——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进一步趋于协调,宏观经济效益有了提高。……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3 括号 (( ) [])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里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例如:
(1)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 他培育了许多种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3)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括号里的注释应当紧挨着被注释的部分。
括号里的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问号、感叹号、省略号除外)应省去,(如例(1));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这叫句外括号,注释若有标点,可照样不动(如例(2)),也可不用(如例(3))
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
4 省略号(……)
(1)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例如:
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唱:
二月里来,好风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听筒里传来十分响亮而焦灼的声音:“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2)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例如: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3)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例如:
(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4)表示静默或思考。例如:
何 为:不行!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
欧阳平:……
(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例如:
他……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把它带给……”
(6) 表示语言的中断。例如: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7)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例如:
这么多年他老人家没有来得及听我一次汇报,总理呀总理,现在我到哪里去向您汇报呢?……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1) 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2) 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或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5.书名号(<<>> <.>)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的名称。例如:
A.<<中学生>> B<<语文报>> C。<<涛声依旧>>
使用书名号应注意:
(1)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例如:
<<读<石钟山记>有感>>。
(2)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例如:<<荀子•劝学>>。tag: 标点符号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