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清塘荷韵》教学设计

《清塘荷韵》教学设计

11-07 15:05:58   浏览次数:357  栏目:综合教案资料
标签: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清塘荷韵》教学设计,

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   王友标

教学目标:1、品味荷之韵。感悟作者的生命观。

2、分析课文情景交融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3、品味朴实凝练、自然而清新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体味荷之韵。感悟作者的生命观。

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质疑——对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播放民歌《荷花颂》)

H1上课开始——H2荷花别称——H3小荷才露尖尖角——H4接天莲叶——H5清水出芙蓉、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是美丽的,荷花是圣洁的。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争相颂之,咏之。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先生86岁高龄写了一篇散文《清塘荷韵》。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感受季老笔下的荷花魅力。

H6作者介绍)

二、  检查预习:

1、  文章的体裁:散文

2、  文章的线索:荷花

3、  文章的脉络:H7理文脉)

想荷——种荷——盼荷——观荷——命荷——赏荷——祝荷

三、  品味荷之韵

1、H8品味荷之韵,配乐范读9—11节,思考这部分怎么写赏荷的?

H9赏荷)

明确:从夏日、月夜、今年夏天三个时间段来赏的。三节分别写了荷花零落、小猫戏月、邻居赏荷。荷花零落图,以动写静,正面描写。后2节侧面烘托。描绘了荷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2、抽读第9节,思考:为什么说“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对仗不工?作者从中悟出了怎样的境界?

明确:不工主要表现在意境不统一。这句诗表现的是一种空灵优美的意境。给人静谧之美,禅意之美。(联系落花的细节描写)。而下句有强烈的动感,破坏了诗的静谧的意境。

  池中荷花在离去的时候,能以这样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这也体现了季老豁达、超然、彻悟生命的人生境界。

3、H10细节品读)齐读“风乍起----漂在那里”,H11思考:一般生命凋零是怎样的)(H12作者笔下的荷花怎样)

明确:一般的是凄凉、萧条

荷花是非常优美的。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现在它要离去了,还如此宁静、安详,这正是缘于季老的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

4、为什么季老对荷花有这样的感情呢?H13资料连接)

季老研究佛学梵文较有造诣,是佛学家,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关系。佛教自西汉东移传入我国,作为佛教“净土”代表的荷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莲花(即荷花)是释迦牟尼的宝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质”,加上季老又是一个佛家思想较浓厚的一个人,他追求清静无忧,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居者一样,正符合季老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荷花特别的情有独钟。

5、这部分写了荷的落花。荷的外在形象还有哪些?明确:还有荷叶,荷花。

齐读6、7、8三节中部分句段,思考这三节中的荷叶、荷花有什么特征?茂盛。色浓瓣多。

小结:这几节表现了荷的怎样韵致?

明确:外在的美丽形象

6、课文3—6节主要写荷花的生长变化和作者的情绪变化。速读3—6节,思考作者写那漫长的等待、多年的期盼和失望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绪变化表现了什么?

明确:文章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尽情渲染和铺张荷花的生长过程,为接下来描写满塘的荷叶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流露了对荷花的极其喜爱之情。

7、季老在四年的漫长等待后,面对蓬勃生长的荷花,体会到了荷的怎样韵致?

明确:(H14)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顽强的生命力)

8H15讨论)联系社会实际生活或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对生命的苦难的看法。

H16H17资料连接)

H18活着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死亡是必然降临的节日

        直面苦难  笑对人生  迎接未来

H19 荷之韵)

四、感悟人之韵H20探究人之韵)

1、齐读第8节“现在我门前----而传吗?”思考为什么周先生把朗润园的荷命名为季荷?季老为何觉得有趣又感激?

明确:池中的荷是季老的人生写照。点拨:荷花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人生也是同样如此,没有长期的努力哪有丰收的喜悦?

季老的三个十年:德国10年学梵文、文革十年翻译《罗摩衍那》、95年之后10年编辑《东方文化集成》600本。季老的人生遭遇,与荷花的生命历程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展现了顽强而美丽的生命。

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先生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

2、阅读“我无法知道---这个局面”思考荷花有怎样的生命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

   第9节写荷花的凋零,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恬然(超然、恬淡、豁达、洒脱)

   阅读12、13节,思考这2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愿望?

明确:美好的生活愿望。

3、  H21思考:“清塘荷韵”是否可以改为“池塘荷韵”,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清塘之荷是季老清俊高洁人格的体现。

五、阅读课文,品析语言的特点

    1、“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一下子从夏天转入了秋天”,“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特点:这是一段虚写的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寄予了对残荷的美好的理想,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体现。语言朴实但感情却是深沉而厚实的。我们读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一位散文大家文笔的老到,语言的精练。

    2、写作者盼荷的急切与无奈:“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一个“吸”字,写尽了作者两年来对荷花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清塘长荷花的期待心理和十分无奈却又不灰心的心情。

3、写荷叶在水底扩张的句子:“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走动”一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荷花默默无闻却又坚忍不拔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出来。

六、H22学生质疑:阅读课文,提出疑惑,师生共同解决疑惑。

[1] [2]  下一页

,《清塘荷韵》教学设计
·上一篇:《化石吟》教案10
·下一篇:《石榴》学案8
《《清塘荷韵》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