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长江三峡》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520  栏目:高一语文必修二
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长江三峡》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

竹中语文组洪超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祖国土”的板块,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感,再借本篇继续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本文的阅读也没有什么难度,教学时还是以朗读体会为主,品味文中对三峡的描写,进一步感受散文的取材和写法。

目标要求:

1、  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2、  理会本文的取材和写法,进一步了解“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

3、  朗读品味语言,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

课时设置:2教时

1教时

要点: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归纳分析,了解文章的取材。

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做编辑工作,1946年受党的委派到东北解放区做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

刘白羽的散文诗意更多表现为壮美、明快,充满哲理。《长江三日》中,作者以游踪为引线,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奇伟壮丽的三峡。作者笔下的长江一会儿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会儿安静温柔,像微微拂动的丝绸;一会儿万瀑悬空,砰然万里;一会儿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旋涡。仿佛长江在高唱、在低吟、在咆哮、在深思。那云雾变幻、朝晖夕照、电闪雷鸣,更给这显示大自然生命力的河流增添了无限的诗意。作者把我们带到了那变化莫侧的水上世界。作者还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把这种经历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我觉得这是我们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由于这一思想的熔铸,江轮便成为我们整个革命事业的诗意象征了。文章虽然落墨于山河画卷,却处处着眼于哲理的诠释,因此,气势壮阔,格调高昂。读起来扣人心弦,使人精神振奋。

三、了解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三峡山陡、流急、滩险。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宝库之一。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观。巍巍大坝,横跨在峡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长城,“截断巫山云雨”;巨大的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群体及坝下不远处的黄陵庙胜地,必将成为吸引五洲四海游人踊跃游览的胜境。

四、积累字词:

朦胧  停泊  启碇  瞿塘峡  夔州  滟滪  雷霆万钧  漩涡  层峦叠嶂  绎紫色  翡翠  云蒸霞蔚  隽秀炯挪  巫峡  万仞  缥缈  绿茸茸草坂  崆岭滩  袁崧  美髯白皙  驮  姊归    震颤  绛紫   峨冠博带

五、整体理解

1、浏览课文,在下列文字中填空,再画出作者在三峡的游览图并标明地点位置:

课文以激越奔放的感情,运用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瑰丽、险峻的山川景色,热情地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奋勇直前的革命精神,并启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生活哲理。

2、归纳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航行三峡总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瞿塘峡的雄伟险峻。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描绘巫峡神奇绮丽的动人姿态。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实际感受。)

3、本文在写三峡时,选用了哪些素材?

(三峡的风景,一路所见;有关心理感受;和三峡有关的民歌、民谣及传说;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4、朗读课文,继续预习思考

2教时

要点:欣赏文章对三峡的描写,分析写法。

过程:

一、找出有关文字朗读,再看看作者怎样紧紧抓住三个峡各自的特点加以描绘的?

理出文本思路。

(先总括三峡景色——雄伟而瑰丽,

然后按照游踪,分别描写出了三峡的特点:

瞿塘峡——雄伟,

巫峡——秀美,

西陵峡——险急。)

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重点写其“雄”:

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游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重点写其“秀”:

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刚从远处看到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炯挪,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说:"你看,这就是巫山巫峡了。""江津"号紧贴山脚,进入峡口。红通通的阳光恰在此时射进玻璃厅中,照在我的脸上。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篷给阳光照的象透明的白色羽翼,山峡却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如果说瞿塘峡象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象是满山杜鹃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象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1] [2]  下一页

,《长江三峡》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