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81天,这场抵制运动终于胜利结束。当然,今天美国的种族隔离虽然还存在,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美国有色人种奥巴马当选总统就是明证。
2、简介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抗争。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
四、自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完成以下练习
1、积累词语,注意读音、写法和理解
繁芜 浅尝辄止 坚韧不拔 卓有成效 诅咒 永垂不朽
2、整体把握
(1)文章标题在文体内容和写法上给我们怎样的信息?
(从“讲话”二字知道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文范畴;从“墓前”二字可以知道这是一篇悼念性的讲话,属于悼词;内容上一定有对死者的评价,另外一定有自己的情感表现。)
(2)分析内容,归纳段意,把握思路
(一、概述马克思的逝世;二、评价马克思一生的功绩和个人品德;三、结束语。)
3、分析语言含义
(1)第1段说马克思的逝世引出具体的时间,还用了避讳的说法,有什么意义?
(突出这个特殊的时间;渗透着浓厚的爱戴遗憾和悲痛的情感。)
(2)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请用政治术语解说这个规律。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如何理解第3段的长句?
(一是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就如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其价值一样。以下“即……相反”解释这个规律,本指出过去的状况。)
(4)文章最后一句“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有何作用?
(这是本文的结论,是对马克思赞颂的高度概括,也是抒情的高潮。)
4、完成《同步导学》作业
五、自读《我有一个梦想》,完成以下练习
1、思考讨论:(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演讲要目的明确,马丁·路德·金想通过这次演讲达到什么目的?
(揭露种族歧视的状况,提醒政府兑现《解放黑奴宣言》的诺言,鼓舞斗争的士气,明确斗争的策略,憧憬美好的未来。)
(2)演讲要注意听众,这一次演讲的受众是什么人?
(受众: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的听众,主要是黑人,也有很多白人。)
(3)演讲要条理清楚,这次演讲有几个层次?
(一、提醒政府兑现《解放黑奴宣言》的诺言;二、表明斗争的态度,并明确斗争的策略;三、鼓舞士气,并憧憬美好的未来。)
(4)这次演讲,马丁·路德·金表现了他怎样的个人魅力?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坚定的信念、高昂的激情,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给听众以强烈的鼓动性;演讲中既有慷慨激昂的陈词,又有心平气和的说理,既有对悲惨遭遇的揭露,又有对自由幸福的憧憬,激情四溢,字字珠玑,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他把他坚定的信念和富有激情的文采融为一体,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5)举例说说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比如文中用了排比句,“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2、完成《同步导学》作业
tag: 教学 马克思 教师 , 高中语文必修四,高中语文必修四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