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 《拣麦穗》 《童年絮味》 《生命》
第一课时
【温故互查】
1.鲁迅,原名 ,字 ,我国伟大的 、 、 。他的散文集是 ,又叫 ,我们学过一篇散文 ,就选自这部散文集。
【学习目标】
1. 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 感悟人间的无私的“爱”。
【导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默读课文《阿长与 <山海经>》,用“ ”标出不会读、不理解和易出错的字词。用“ ”标出不理解的句子。用“ ”标出你认为很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1. 给划线字注音。
保姆( ) 絮( )说 菩萨( ) 震悚( )
憎恶( ) 惶( )急 惧惮( ) 大抵( )
2. 解释下列词语。
絮说: 掳:
震悚: 骇:
切切察察: 顺顺流流:
3. 思考哪些段是介绍阿长的称呼由来和形体特点的?哪些段是具体刻画阿长的形象的?哪些段是抒发对长妈妈的怀念和祝福之情的?
4. 文章用两段文字交代阿长称呼的由来,作者想由此表现什么?
5. 划出表现作者对阿长情感变化的词语,看看这些表示情感的词语对应哪些段落的内容?哪一种情感是对阿长的调侃?哪一种感情是对啊长真心的敬佩?
(自主学习,努力让自己独立完成这些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详写的是阿长的哪一件事?由这一件事可以看出阿长对“我”怎么样?请你分析一下阿长的形象特点。
2. 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写阿长的种种缺点是不是该删去?
3. 这篇散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从文章的前半部分里,作者对阿长是真的“憎恶”、“讨厌”吗?
4. 为什么题目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5. 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详细写她怎么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
(与同学合作交流,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小组内写出最佳答案,和全班同学交流。)
【中考连接】
(2012年潍坊市)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角色/角逐 兴奋剂/兴冲冲 和颜悦色/曲高和寡
B.背包/背弃 开小差/差旅费 寡廉鲜耻/屡见不鲜
C.纤夫/纤维 人行道/行业语 横冲直撞/飞来横祸
D.提纲/提防 冠心病/冠名权 调虎离山/陈词滥调
【达标测评】
1.《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 ,原名 ,我国伟大的 、
、 。本文选自 。
2.品味下面句子的含义。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多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中的“震悚”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当阿长把《山海经》买来时,“我”有哪些心理活动?你是否能设计一下“我”对阿长说了哪
些话?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指代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从后文看,这四本书质量并不是很好,我为什么还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拓展阅读】
请你记得歌唱
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变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地教导下,他终于理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甚至比一般孩子还标准。
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好奇。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的提问,答非所问,也会引起哄堂大笑。这一切都让他很( ),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也不去学校。
母亲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为什么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母亲答道:“是医生一针打聋的。”他哭得更厉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母亲( )地别过头去:“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你的耳朵也是这样的。”
他只能接受现实,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小学时的听写课,同学们只需要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的顺序,老师嘴巴动一下,他就写一个,同样拿了满分。他甚至主动报名参加北京市、区的中小学生朗诵比赛,第一次上台时,吓得双腿发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词,望着众多正在注视着他的观众,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口,结果获得一等奖。
努力总有回报,他一直是学校的骨干,并且日益自信起来。
可是,因为是聋儿,仍然有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譬如音乐课的考试。那天音乐课下课时,老师说:“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考试,要唱《歌唱祖国》。”其他同学都嘻嘻哈哈地不当一回事,他却犯难了。他一直不大会唱歌,难以把握节奏。回家后,他愁眉苦脸,母亲就一边弹钢琴一边教他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第三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嗓子都哑了,但还是跑调。节奏很对,但完全是在“说歌”,一个字一个字无比认真地说。母亲摸摸他的头说:“考试时你就这样唱吧。”他答:“好。”母亲又严肃地叮嘱道:“可能大家会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坚持把歌唱完。”
,比较·探究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童年絮味》《生命》导学案tag: 山海经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