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导学案10(含答案)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10(含答案)

11-07 15:17:53   浏览次数:408  栏目: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10(含答案),

                                 

 

 

答案

【自主预习案】

一、预习、导学

1xiánhài qīn xuànū、chèn

2、(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望J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课内探究案】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2、骗、

3、这个故事通过爱慕虚荣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爱慕虚荣

4、略

5、略

6童话一开头就对皇帝嗜好新衣成癖极尽渲染,两个骗子毫无顾忌、大胆行骗,竟在皇帝身上施展拳脚,

   正是抓住了皇帝的致命弱点赋予奇怪特性的新装,不但迎合皇帝的虚荣,而且用以检验臣民,巩固

   统治,这样对皇帝就更具吸引力,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

二、三个场面类似而不同,情趣横生,刻画了皇帝和他的臣属丑恶可笑的嘴脸①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

   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

   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而那个官员

   只是“看了又看”,并没进一步的动作②心理描写也各有不同写老大臣用祈使句,表示他的可怜

   和哀叹;写皇帝则多用疑问句,表示吃惊和怀疑;官员用疑问句,年轻得志自我怀疑③语言描写也

   各有特色老大臣不仅反复称赞,而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表现了他的虚伪、自欺欺人,也再现他当时

   惶恐的心态总之,三个人中对老大臣用了较多的笔墨描述而对大臣的描述则是对皇帝的陪衬和烘

   托,揭露出整个宫廷,乃至整个社会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的恶习

三、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讲出真相:“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

   定,符合孩子的身份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孩子无所顾忌、直言不讳,

   因无私才无畏相形之下,皇帝、骗子、臣民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

四、这个故事通过爱慕虚荣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爱慕虚荣如果

   大家都像故事中的小孩子那样敢于说真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纯洁、真实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

1、写出了一位爱慕虚荣、大肆挥霍、不理国事的皇帝形象

  2、这一段是故事的序幕,它为骗子骗皇帝、皇帝及文武百官受骗而且还骗别人,以至最后上演皇帝赤

     身裸体招摇过市的闹剧作了准备

(二)

  1、语言 动作 心理活动 虚伪愚蠢、见风使舵、老谋深算
  2、第一次写老大臣眼睛睁得特别大,是说他吃惊的样子;第二次眼睛越睁越大,是说他在竭力想看见布料;第三次写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是说他装着真看见的样子

  3、C

  4、老大臣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5、D 

6A
(三)

1B

2A
3
.段是写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段则直接描写市民已认可并说出这个事实,前面还有疑惧,后者则已解脱心理压力

4、心理描写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5 因为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愚蠢或不称职,同时害怕得罪皇帝

【拓展检测案】

1、(1安徒生童话伴我成长   2)略


上一页  [1] [2] [3] [4]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10(含答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