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童心——学会珍惜和关爱
作者姓名
刘秋霞
任职单位
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单元标题
童年梦痕
研究性学习名称
永葆童心——学会珍惜和关爱(童年梦痕专题三)
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 课外1课时
【学习目标】
1、 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由人及己,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进一步认识自我,体验“成长”,展望未来。
2、 通过阅读、写作和交流,由己及人,了解不同的童年生活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进一步理解童年与亲人师长的密切关系,学会珍惜与关爱。
3、 通过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再“酿”童年生活,记录、珍藏自己的童年,体会语文与自我、与生活的关系。
【情境】
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老师拿着手绢围着学生转,同时多媒体播放儿童歌曲《丢手绢》。歌曲结束后,老师告诉学生“这是我童年时期最津津乐道的游戏”。“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甜蜜的,童年的趣事是难忘的,童年的记忆是最美的,今天,就让我们唤起甜美的回忆,永葆一颗纯真的童心。”
【任务】
1、以小组为单位讲述故事,分析故事,与作家比童年
2、再现自己的童年,以真情实感抒发对身边人的爱。
【过程】
活动一:创设氛围、唤醒记忆
1、创设氛围:
播放儿歌《丢手绢》,老师与几个学生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唤醒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回眸童年:
⑴从记忆的仓库里挖掘有趣味的事件,全班以6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在本组之间向同学讲一讲自己的童年趣事。
要求:
所讲的故事要体现两点:一是“趣”,二是“尽量与众不同”。
⑵各组推荐二三位讲得最好的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
活动二:复述故事,互比童年
1、 复述故事:
⑴小组的形式,由一人复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说的故事和鲁迅的评论的主要内容,其他人则补充遗漏的部分。讨论什么地方可以省略,什么地方不可省略;哪些句子是有趣的,哪些句子是特别有趣的。
要求:
复述不是背诵,首先,在复述中,“遗漏”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须的,关键看“遗漏”的是什么;其次,复述允许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原文的某些内容,但要看转述是否忠实于原意,是否顺畅。
⑵选择本单元另外一篇故事开展上述表达交流活动。
2、互比童年:
⑴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我的童年与作者笔下的“童年”,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⑵说一说自己将怎样用文字抒写自己的童年,尝试抒发对关爱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
要求: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三:再现童年,永葆童心
1、梳理思路,尝试写作
要求:
⑴、学习本单元同一主题的不同呈现手法,寻求“不一样”,表现独特自我。
⑵、注意新颖、巧妙地构思的应用,还可以用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⑶、多一些形容和想象自由的表达真情实感
2、共同批阅、取长补短
⑴学生将写好的作文在小组间互相审阅、修改。
⑵小组选代表读文章,全班点评,教师补充。
【评价】
评价指标
8~10分
5~7分
1~4分
回眸童年
讲述有中心,有条理,语言清晰,自然大方,表情手势和内容配合好。
讲述有中心,有条理,语言清晰,不够自然大方
讲述语言不够清晰和条理。
复述故事
能准确复述原故事的主要情节,语言清晰,自然大方
能复述原故事的主要情节,语言清晰,不够自然大方
语言不够清晰和条理。
书写童年
题目新颖,叙事有代表性,语言生动形象,有真情实感,书写规范
题目新颖,叙事有代表性,语言较生动形象,有真情实感,书写规范
叙事一般,没有真情实感。
【资源】
1、儿童歌曲《丢手绢》
2、熟知本单元每篇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每篇文章思想内容。能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中的人物故事。
3比较本单元各篇文章,理清文章主题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人物思想、性格、情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语言风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读后给自己带来的认识、理解、感受。
4、作文用词小妙招: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YG201101020.htm
tag: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