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18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18

11-07 15:05:58   浏览次数:740  栏目: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18,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感情;

能力目标: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想象法,讨论法,问答法,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大家都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这一天我们会特别的感谢母亲。比如说送一些小礼物,大家在那一天为自己的母亲做过什么?不论我们怎么感谢母亲,都不足为过。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看看他笔下的母亲形象又是如何的。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上一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了诗的分类。诗从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述类和抒情类;从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古风、格律、散文,以及自由体诗。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是作者在回忆、追述已故的保姆。通过对具体细节事件的回忆,描写了她辛劳的一生,带有叙事性;又通过这些描写赞美、讴歌了大堰河伟大的母爱,带有抒情性。大家再浏览课文,诗的每一节句数,每一句字数都是自由多变的,随着作者的感情的变化而随意发挥。所以,这是一首通过叙事来抒情的自由体诗。

那什么叫做自由体诗呢?

诗体的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和音韵方面都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本篇课文凭借其奔放自由的外在形式与内容情感相得益彰,区别于《再别康桥》和《雨巷》,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作者介绍

在了解了外在结构之后,欲知艾青塑造了怎样的母亲形象,又为何是如此形象,我们必须要知人论世。一起来了解作者艾青和文章的创作背景。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代表性作品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

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一些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赞颂这位母亲的。

(三)朗读

1、请大家为文章标记自然段,文章一共13节。

2、正音、辨义:

檐头(yan tou)瓦菲(wa fei)青苔(qing tai)荆棘(jing ji)火钵(huo bo)

炕(kang)碾(nian)屑(xie)糟(zao)凌侮(lin gwu)

3、解决了字音字义的问题之后,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意义段?

第一部分:(1—2节)怀念与痛悼。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3—8节)眷念与感激。回忆大堰河辛劳又悲苦的一身,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的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这部分是诗人呈现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明确:诗歌是一个整体,没有严格的分段。分段是为了方便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四)文本分析

第一部分(1—2节)

⑴指名朗诵1—2节。 

⑵先看第一节,大堰河是不是一条河的名字?——不是,是我的保姆的名字。(注解1) 她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这说明了什么呢? ——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⑶从这三节中,我们还还能知道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谁能说说什么叫童养媳?——从小被卖到别人家做媳妇的人。  做童养媳的日子好不好过?  ——不好过,和做牛做马差不多。 ⑷是啊,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位身世凄惨的劳动妇女。诗人对这样一位妇女有怎样的感情呢?我们看到第二节。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人说他是大堰河的儿子,他是吗?   ——不是,也是。大堰河只是诗人的保姆,所以不是;诗人把大堰河当作母亲,所以是。

明确: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身份、身世。通过反复的手法突出了作者难忘养育之恩,深深的怀念感激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第二部分

⑴全班齐读第三节

⑵第三节描绘了一些什么样的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 ——被雪压着草盖着的的坟墓、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门前的长满了青苔的石椅,全是冷色调的。这些镜头描绘了一种荒凉、寂寞的惨淡景象,暗示大堰河生前的贫困和死后的寂寞,浸透着诗人的伤痛、怀念之情。

⑶作者在狱中见雪触景生情,想起了贫困的大堰河的故居,表现了作者的伤痛、怀念之情。突显了全文的回忆性叙事视角,可以看出文章是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色彩的。

2、作业

 预习4—11节。

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身份、身世。通过反复的手法突出了作者难忘养育之恩,深深的怀念感激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二部分开始回忆、追述大堰河的一生。第三节,作者在狱中见雪触景生情,想起了贫困的大堰河的故居,表现了作者的伤痛、怀念之情。突显了全文的回忆性叙事视角,可以看出文章是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色彩的。

第二部分(3—8节)

诗歌的第二部分概括了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候,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4节,7节) 2、朗读第四节。同学们看看大堰河干了多少活呀,像一架劳动的机器,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大堰河做了这么多事情,诗人是用什么句式把这些连接在一起的呢?——排比。 3、如此劳碌,如此辛苦,但大堰河每每干完一些活之后,她有没有休息呢?  ——没有。 

她不休息在干什么呢?——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大堰河一直在忙,她一停下活就去抱着诗人艾青,说明她对诗人……——疼爱。 好!无时无刻都关爱着艾青,无微不至的关心着艾青。  4、“大堰河用她厚大的手掌……”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呢?请你想象、描述一下大堰河的手。——粗糙的,有力的,比较黑,骨节粗大,很温暖。 5、是的,这双勤劳慈爱的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充满温馨,使这个被地主家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的补偿。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们联想一下自己,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描述一个细节。 ——说得很好!母爱是真挚的、博大的,同学们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堰河。“我”在大堰河家里得到的就是这样细致周到的爱。 6、我们再往后看,“我”回家了,我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富足、豪华、富裕、锦衣玉食…… 但是我的心情却是什么样的?从诗歌中找一个词。为什么? ——忸怩不安。——因为这里只有丰富的物质,没有爱。 7、“我做了生了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句话里有两个名词性的字,十分矛盾,是哪两个?  ——“\'家”和“\'客”。 对!大家有谁在自己的家像做客吗? ——没有。“家”和“客”本是对立的,谁在自己家里做客呀,能做客的地方不是家。诗人在这里正是抓住了“家”与“客“的一对矛盾,才表达出一种复杂的辛酸。   8、往下看,仍然在这一节里,还能不能找出类似的矛盾的写法?  ——“我呆呆地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这句矛盾。 既然是妹妹,就应该熟识,可是作者却不熟识。 本是骨肉,却同陌路。  ——“我不认识”与“天伦叙乐”矛盾,不认识怎么能读出来呢? 我们可以换句话说,艾青长大后也认识这四个字理解这四个字了,可是他却…… 从来没有品尝过四个字的感情。 艾青从小没有感觉到那几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上面挂着‘天伦叙乐’”,下面却根本没有“天伦叙乐”;虽认识“天伦叙乐”,却没有感受过“天伦叙乐”,这是强烈的对比的写法!家庭里所发生的事情,却根本不讲天伦,根本没有叙乐!  9、大堰河家贫穷,但充满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想起这些,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大堰河的什么样的感情?——感激 对。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汁后,又开始劳动,流她的血汗,同学们自读第7节。 10、6个句子都是以含着笑开头的,这几个句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大堰河干的活又苦又脏又累,她为什么“含着笑”? ——为能挣钱养家,高兴。同时,也表现了大堰河纯朴宽厚的性格,她生活沉重,却非常乐观;她命运悲惨,但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多求。诗人对大堰河是既赞美,又同情。 11、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她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原来如此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期盼乳儿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幸福美满,她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不是一个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吗?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

[1] [2]  下一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18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