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
不带来雨雪
③积云
像棉花 分散
两千米左右
晴朗
④高积云
成群的扁球状排列匀称
晴天
2“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一句中“常”和“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常”表示一般情况下,排除例外,“左右”表示估计,不是确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最后一句话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上文并指出上文四种云的总体特征——美丽。
课文第六段问答题
1第6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句,主要内容:说明了云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本段中引用谚语较多,也构成了写作上鲜明的特色试分析其作用。
①使文章鲜明生动 ②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便于记忆 ③使说明更简洁准确
《山市》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词语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县
2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
3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才明白
4高垣睥睨:墙
5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
6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高
7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8或凭或立,不一状:靠着
9逾时,楼渐低:过,越过
10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
二、翻译句子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2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三、文意理解
1文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表明了山市的什么特征?
答:这些词语都指时间极短,表明山市出现得很迅速,山市景象变化得很快。
2 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答: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阅读《皇帝的新装》19-22段,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答:皇帝亲自去看新装,所有的随行人员都说布很美丽,什么也没有看见的皇帝相信了他们的话。
2.第24段中,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官员来发问?
答:一方面,更增强了喜剧讽刺效果;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两位诚实的官员心中仍存有疑虑,急于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这精美的布料的急切心情。
3.第21段中用的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骄横、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
4.第22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原因相同吗?“皇帝”、“两位诚实的官员”、“其他官员”都因为什么而快乐?
答:不同。皇帝为了有美丽的、精致的布料而快乐,为能穿新装举行游行大典而快乐;两位“诚实”的官员因为事实印证了自己的“预料”而快乐,为保住官职而快乐;其他官员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也为有机会给皇帝献媚而快乐——全面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而骗子才真正有了快乐:他们即赚足了钱,又得到了头衔、勋章,并被封为“御聘织师”。
阅读《皇帝的新装》23-35段,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答:皇帝丑态百出地在街上游行,所有人都不敢说出真相,最后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
2.第24段中,作者用“高贵的”来修饰骑士们,这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这些自认为“高贵”的骑士们,实际上是最虚伪、愚蠢的人,作者故意用这样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嘲讽。
3.第27段中,“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写出了皇帝什么特点?
答:写出皇帝穿衣时装模作样的丑态,表现出皇帝自欺欺人的特点。
4.第28段中,“大家”指的是哪些人?大家说的话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心理特点?
答:指皇宫的那些大臣们。写出了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他们不敢说真话的性格特点,害怕别人笑话自己的愚蠢。
5.第31段中,详细写内臣们的动作,有什么作用?
答:写出内臣们郑重其事的可笑之举。越写得郑重其事,越体现出内臣们的虚伪可笑。
6.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答: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7.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答:小孩子天真烂漫,因为他们心中“无私”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也就“无畏”(无所畏惧)。这表现了作者的意愿:保持无私的童心,敢于说真话。
8.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发抖?
答: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
9.皇帝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答: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更为了维护自己那虚伪的尊严,所以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着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10.童话最后以一个小孩子说真话揭穿骗局来收尾,这给人们一个什么暗示?
答: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tag: 阅读题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