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马说》教案22

《马说》教案22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854  栏目: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马说》教案22,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诵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

  2、领会、掌握文章词、句、段的含义,读懂文章。

  3、理解作者托物寄意,以马喻人的写法。

  4、能背诵、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查找资料,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课堂采取读-议-讲-练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课后结合相关资料及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加深对封建社会的认识。

  2、体会文中韩愈所表露出的在压抑中奋起的个性。

  3、在现实社会中既重视老师、伯乐的作用,又不坐等伯乐发现自己,而要努力学习真本领,积极推销自己,使才能得到发挥。

教学重点:

  1、读懂理解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2、加强人才观教育

教学难点:韩愈为什么会产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语引入:

  先请同学们看屏幕。

  投影1:刘翔跨栏照片

  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他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取得男子110米栏冠军,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除了个人努力以外,还要靠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1、是教练发现了刘翔是个练跨栏的人才,如果没有教练发现他,他也不可能成功。

学生2、如果没有教练对他加以正确的、科学的指导,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

教师引导:从儿时的矮小瘦弱,到如今的身高臂长,从平庸的跳高选手到奥运会冠军,年轻的刘翔,早已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但在刘翔的背后,有那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教练孙海平。连刘翔自己也说过:“除了自己的天赋外,师傅有很大的功劳。”孙海平就是能识刘翔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文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

设计意图:用奥运冠军刘翔这匹千里马被伯乐孙海平发现作为导语,一是因为刘翔刚刚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体育天才,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马;二是因为刘翔从一个跳高运动员成长为跨栏名将,他的教练孙海平确实起到重大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伯乐,举他们的事例引入,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达到学习目标。

二、 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

2领会、掌握文章词、句、段的含义,读懂文章。

理解作者托物寄意,以马喻人的写法。

5、认识到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加深对封建社会的认识。

6、体会文中韩愈所表露出的在压抑中奋起的个性。

7、懂得在现实社会中不坐等伯乐发现自己,而主动积极推销自己,使才能得到发挥的道理。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了解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学习时有的放矢,知道哪些知识是自己需要掌握的,学习时思路就会更清晰,就更能有好的学习效果。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 投影3

《马说》

韩愈

教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的有关常识以及我们学过的“说”有哪些。

学生:读所查资料:“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我们学过的“说”有《爱莲说》、《捕蛇者说》等。

教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

学生:读资料:韩愈,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2、教师: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下面我们再看一看大屏幕

投影4

关于“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跟现在的杂文相似.“马说”即谈马,论马.

投影5: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散文健康发展的道路.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马说》一文就表现了韩愈怀才不遇的愤慨.

3、教师:下面我们再一起处理一下本课的字词,请同学们看屏幕

投影6;

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1)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 )死于槽枥之间

(3)一食( )或尽粟一石         (4)食( )马者

(5)才美不外见( )

教师提问学生,给出正确读音

投影7、

辨析词义

1、策 2、食 3、其

策之不以其道( ) 食马者( )其真无马邪( )

执策而临之( ) 食不饱( )其真不知马也( )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投影答案

投影8;

指出下列句子加线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字。

1、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才美不外见。( )

学生回答后,投影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很重要,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听课,更能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四、 初步疏通课文大意

1、教师 :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体会感情。

2、学生听录音。

3、听录音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感情,并尝试当堂背诵。

4、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翻译。

5、学生讨论。

6、讨论后派代表翻译课文;同学之间互相评论,指出不足。

7、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了解课文大意,进一步体会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是很重要的,直接牵涉到下一个环节学生能否准确、恰当地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通过同同学们的讨论,通过反复朗读来解决问题,同样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

五、具体分析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全文,看屏幕,思考以下问题

投影9

思考:

1、 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千里马比喻什么?伯乐比喻什么?

2、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它暗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

3、 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学生1、本文的主旨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

学生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暗示封建统治阶级无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实。

学生3、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话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学生4、作者之所以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主要是因为作者韩愈长期不得志,屡遭贬谪,而且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肯定成绩。然后进行知识扩展

教师:封建社会埋没了不知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欲为圣明除弊事”的韩愈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许多的人才,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些事,无奈社会黑暗,多次被贬,结局凄惨。

[1] [2]  下一页

,《马说》教案22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