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绿》表格式教案17

《绿》表格式教案17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992  栏目: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绿》表格式教案17,

课题

《绿》

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

了解并初步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

学会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具学具

Ppt课件

预 习 要 求

踞(jù)     薄(bó)阴      绺(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明眸(móu)善睐(lài)    挹(yì)    掬(jū)

板 书 设 计

《绿》

山边------观瀑;

亭边------观潭

潭边------品绿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由《背影》中父子间的爱引出对大自然的爱

“(他的散文)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2、观看朱自清的生平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学生简介朱自清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后

2、 掌握下列生字词

3、 思考问题:

文章以哪个词为文眼,点题?

明确: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第二自然段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在第二段没有直接写梅雨潭的绿,却写梅雨瀑和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3.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于哪个观察点,看到了哪些景致,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对梅雨潭水绿的审美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

4. 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5. 认真品析语言,做好交流的准备

明确:

1、 第一观察点:山边;观察到了梅雨瀑;

第二观察点:梅雨亭边;观察到了梅雨潭的环境;

2、 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3、 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点是梅雨潭边。观察到了梅雨潭的绿。

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似近似远

拟人    踞、透、扯、送、钻、招引、摆弄

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形色、深度)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涟漪)

比喻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荡漾)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波光、软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清澈)

对比     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 (太淡)

杭州虎跑寺的绿壁 (太浓)

西湖的波 (太明)

秦淮河的波 (太暗)

联想     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

4、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文章从博喻到比较映衬到联想再到转换人称、直接呼告,感情逐渐转浓,直到

自学

阅读思考交流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不能自已。

5、赏析语言。 
      (1)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短文语言的鉴赏,发言交流(举例分析,可以用一两句话表达)。 
      ①选讲(例题)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吸引)着我们;     ——“招引”紧扣“闪闪的绿”,似乎它本身用闪闪的绿光在主动招呼诱引游人,动态感强。这正是“惊诧”的原因之一。反衬了“我”急于赏绿的迫切心情。“吸引”则显得一般。 
      ②我们开始追捉(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闪闪的绿”的意思,点点闪光如星星萤火虫,似伸手可捉。“追逐”则没有这层含义。 
      ③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弯)下去,……  ——“探身”与“小心”相呼应,准确的描写了向下走时脚试探性的朝下伸的样子。       
(2)总结、明确。 
提问1:请问你从文中读出了朱自清的什么样的感情呢?这种感情是如何抒发的呢?  
    明确:文中充溢的是朱自清看到梅雨潭的绿后的惊喜之情。 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提问2: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是如何逐步加深的? 

饱含惊喜之情(逐渐转浓,情不能已)。 
     

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参照课文读书动笔示例,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把你认为最为精彩的语句用适当的符号标示出来。

五、全班配乐朗读。

六、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本文,模仿《散文家谈散文》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赏析材料交流

教  后  记


,《绿》表格式教案17
《《绿》表格式教案17》相关文章

tag: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