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星剑
今年夏天到西安,随朋友逛旅游商店,看到有宝剑出售。怦然心动,想买一支。店员取了几支来看,都不满意。然而,从此要买一支宝剑的念头就常常在我心中浮起。
我要买这样一支剑:剑长三尺有余,剑柄是古铜色,挂着一绺红色的丝须,黑色剑鞘上直缀着七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拔剑出来,寒光逼人——我想的是近六十年前曾有过的那一支“七星剑”。
在汉口市一中念一年级时,经过了几次选拔,学校派我参加全市中学讲演比赛,居然得了第一名。所得的奖品就是这样的一支七星剑。在大会上为我授奖者名叫陈泮岭。不记得他当时是一位什么官员。但记得他是国术的热心的倡导者。
我洋洋得意地背着宝剑回家。全家人当然欢喜不尽。传观一过后,那支宝剑就由母亲悬挂在床前。她再三告诫不准我动它。虽然那剑并未开口,她还是怕我不小心伤了别人或伤了自己,但我有时还是偷偷地站在椅子上取将下来把玩、舞弄一番。在闪闪的剑光中有过少年人的一些遐想:仗剑远游,闯荡江湖,路遇不平,拔刀相助……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前,为了继续求学,我只身去了重庆。母亲则随祖父祖母及二叔三叔等逃难到广西省的灵川县。在母亲携带的少量衣物中,就有这支七星剑。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年,在国民党军队湘桂大撤退中,祖父带着家人又一次仓皇逃难。搭不上车(也搭不起车吧),一路都是步行。在惊慌、混乱的气氛中,在如潮的人流中,一家人被冲散了。母亲还幸得和二叔、二婶在一起。她原来身体就不好,途中风餐露宿,再加之焦虑不安,终于病倒了。她原是想到重庆找我的。我也一直焦虑地期望着她的到来。但她拖到了贵州省都匀境内,实在无力走动了。当时又风传敌骑即至。她不愿拖累二叔、二婶,就让他们先走,并拿出一只戒指让他们转交我。她一个人倚坐在一面破墙边,以后就没有了下落,当时母亲留在身边的就只有这支七星剑。
母亲是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到我家的,几年以后就被我的父亲遗弃,跟着祖父生活。她当时还不过二十五六岁。我是她唯一的寄托、安慰和希望,我十六岁时就与她辞别。阔别六年后,在那样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她凭着那一双包过的小脚想跋涉千里来到我身边,却未能如愿。在那样一种悲惨的情况下,从人间消失,只有那一支七星剑——儿子的一件奖品陪伴她。母亲远去,我不知那支七星剑流落何方。我写过一篇长文和两首诗纪念母亲。而想买一支七星剑也用以来悬挂在床前的念头是最近才偶然引起的,却久久浮沉在心间。母亲逝去将近五十年了。我知道她姓段,却不知道她的名字。她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也许我真的逐渐进入老境了,所以有时难免有怀旧之情,我当时想通过一件实物来寄寓我的怀念。而且,那也会引起我对如梦的少年时代的一些回忆。只是,岁月如流,万事皆变,我能在哪里买到一支像当年那样的七星剑呢?!
1.作者到西安去,看到旅游区有宝剑出售,便怦然心动,为什么会这样呢?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作者对所要买的宝剑的清晰描述,不像是在买剑,倒像是在画剑,何以作者对一把宝剑的要求如此苛刻?
3.这把宝剑对于少年时代的“我”来说有何意义?
4.这把宝剑与母亲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作者描写母亲逃难几次提到宝剑?请在原文中画出。为什么那么艰苦的岁月,母亲要带一把对生活无丝毫帮助的宝剑呢?
5.母亲在战争年月不知去向,未能看上亲生儿子一眼,这是母亲的遗憾,而“我”在母亲逝去之后,却也有着同样痛彻心肺的遗憾,是什么呢?请在原文中找出。
6.岁月如流、万事皆变,作者到哪里能买到一支像当年那样的七星剑呢?纵然买到又是否与当年相同呢?
7.作者的母亲青年时遭弃,后经战乱下落不知,作者十六岁离家,再没有与母亲相见,当他在古稀之年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你能参悟和理解一位老人内心的感受吗?
(二)当她十八岁的时候
①挪威少女达格妮是一位守林员的女儿,美丽的西部森林使她出落得像仙子一样亭亭玉立,像花朵一样迷人。18岁那年,为了迎接新生活,她告别父母,来到首都奥斯陆。
②傍晚,她在公园边散步,远处飘来了美妙的交响乐声。
③原来是在举行盛大的露天音乐会。她挤在人群中,使劲地朝舞台那儿眺望。猛然,她一阵战栗,报幕员在说什么?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④“下面,请演奏我们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的最新作品……这首交响乐的献辞是:献给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逊的女儿达格妮·彼得逊——当她年满18岁的时候。”
⑤达格妮惊呆了。这是给自己的?音乐响起,如梦如幻的旋律似遥远的松涛在蔚蓝的月夜中汹涌,渐渐,少女的心被震撼了。她虽从未接触过音乐,但这支曲子所倾诉的感觉、所描述的景象、所传递的语言……她一下子就懂了!那里有西部大森林的幽静、脆美的鸟啼、黎明的雾、枞果的清香、露珠的颤动、溪水的流唱、松软的草地、云雀疾掠树叶的声音,还有一个拾枞果小女孩颤颤的身影……她被深深感动了,隐约想起了什么。
⑥十年前,她还只是个满头金发的小丫头。秋日的一天,她挎着一只小篮子,在森林里采摘枞果和野花。一条幽静的小路上,她突然看见一个穿风衣的陌生人在散步,看样子是从城里来的,他看见她便笑了……他们成了好朋友,陌生人非常喜欢她,给她讲故事,帮她摘枞果,采野花,做游戏……最后,陌生人一直把她送回家。就要分手了,她恋恋不舍地望着他:我还能再见到您吗?陌生人也有些惆怅,似乎在想心事,未了,他突然神秘一笑:“谢谢你,美丽的孩子,谢谢你给了我快乐和灵感,我也要送你一件礼物——不,不是现在,大约要十年以后……记住,十年以后厂
⑦达格妮迷惘又用力地点点头。时光荏苒,森林里的枞果熟红了一个又一个秋季,那位陌生人没有再来……她想,或许人家早就把这事给忘了吧。
⑧此刻,达格妮什么都明白了。那曾与自己共度一个美好秋日的,就是眼前音乐会的主人:尊敬的爱德华·格里格先生。
⑨音乐降落时,少女泪流满面,她竭力克制住哽咽,弯下身子,把脸颊埋在双手里。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人!
⑩演出结束了,达格妮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她像一只羞红的小鸟,朝着海滩跑去,似乎只有大海的胸怀,才能接纳自己内心的澎湃。在海边,在六月的月夜,她大声地笑了……
8.选文③—⑤段细腻地描绘了少女达格妮听到音乐时的感受,请从中找出4个表现她心理变化的词语。
9.音乐大师为什么要把音乐献给守林人的女儿?音乐大师是个怎样的人?
10.文章最后写“在海边,在六月的月夜,她大声地笑了”,这“笑”中蕴含着女孩怎样的感情?
11.读罢文章,你的内心必定有所感动,心中有许多话想要倾诉。此时,你想对文中的哪位人物说几句话?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参考答案:1.因为在作者的记忆中,有一把宝剑与他和母亲有极深的渊缘,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触动了作者的情怀。 2.因为这把剑对作者来说有着很深的象征和纪念意义,并不单是一把剑而是某一段生活岁月的标记,寄托了对某人某事的怀念,六十年来从来没有消退过。 3.是我演讲比赛第一名的奖品,那是成功的标志,而且这柄剑寄托了一个少年关于人生的一些遐想:仗剑远游,闯荡江湖,路遇不平,拔刀相助。 4.母亲为我保管着七星剑,并且逃难时一直带在身边;文中共有两处描写(略);因为这是儿子成功的标记,是兵荒马乱的年月,母亲对儿子思念的唯一寄托,所以一直带在身边。 5.“母亲逝去将近五十年了。我知道她姓段,却不知道她的名字,她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6.作者已不可能买到这样一把七星剑,岁月不在,母逝剑失,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憾慨长留。纵然买到一把剑,但母亲已经不在了,又有何用,作者的深痛意在于再也不可能重温和母亲在一起的岁月了,再也看不到母亲了,就像亡失的剑一样,此恨绵绵终无法圆了此梦。 7.作者心中存在的是刻骨铭心的思念和怅恨,这是永远无法弥合的创痛,人到暮年憾感更深,在思念中带着强烈的悲怆,将伴随这位白发老人走完人生。 8.战栗、惊呆、震撼、感动 9.纯真美丽的女孩给了他快乐和灵感,他想用音乐来答谢她并作出了承诺。音乐大师是一个有才华、真诚、友善、守信的人。 10.女孩对音乐家的感激和崇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之情。(言之成理即可) 11.例:我想对达格妮说:你真幸福啊!你的善良、真诚与美丽,使你得到了生命最珍贵的馈赠。或:我想对音乐大师说:你真高尚!你的行动使另一个生命变得如此灿烂美丽。)
tag: 拓展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