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化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庄子、齐物论》
原意:比喻人生变幻无常、不可捉摸。
新意:课文中用来刻画庄周敢于幻想的浪漫性格,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在现实生活中必然碰壁。
濠粱观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
濠上也。” ——《庄子、秋水篇》
------
原意: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界。
新意:课文中用以表现庄周的理想志趣,引出庄周买水的故事并以濠梁观鱼之乐与涸辙之鲋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
------------------------
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原意:比喻陷于困境、需要能解燃眉之急的救助的人,讽刺达官贵人漠视穷人的苦难见死不救。
新意:课文中用以揭露以权谋私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
----------------------------------
鼓盆之戚;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至乐》
原意:人的生和死是道的一种变化,死不过是复归于自然的现象。
新意:课文改鼓盆为敲桶,表现庄周呼唤甘露解黎民之苦,表现庄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原文中超然的庄周形象迥然不同。
---------------------------------------
秋水时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庄子、秋水篇》
原意:描写秋水时至、黄河汪洋浩大的情景,
引出河泊望洋兴叹的故事。
新意:课文借以表达庄周的社会理想。黄河象征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它将彻底铲除以权谋私不正之风的根源,给人民群众带来幸福。
tag: , 高二册语文教案,高二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二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