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没有一件不是依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膑列传》)(善于打仗的人要顺着战争发展的形势从而把它导向自己有利的一方发展)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如趁此好好地招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借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宾客引着到蔺相如府上谢罪)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沈括)(因为要建造玉清宫,开山砍伐木材,才有人发现这座山)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因此,政事要根据时代变化,措施要针对社会事务。)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外加军队武力的进犯,内有饥荒缺粮的困扰)
14.【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就在朝廷上设了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抄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赵国)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可以悔恨的)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被赵王重用)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孔子说:“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的父亲死在这件事情上。)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此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因此我有所感慨)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殽之战》)(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此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柳宗元)(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2。给,替。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3.比,和……比较。
tag: , 高考文言文复习,高考文言文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