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眠》自测练习
1.(1)第二段中“我”为什么“大吃一惊”?
答:
(2)第八段中“我”又为什么“吓了一跳”?
答:
2.作者在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
答:
3.在文章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以“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头,但文章内容却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作者其实是要强调对“微不足道”的现象的“发现”与“思考”。
B.文章借“花未眠”,批评了当时日本社会中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不认真观察社会的弊病,常常出现拙劣之作。因此作者慨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而“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C.文章通过描述罗丹与玛伊约尔的创作风格的不同,进一步强调细致观察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作用;又通过“我”的小狗与宗达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相象的叙述,表明艺术需要“高尚的写实精神”。
D.作者写自己观察晚霞时,联想到长次郎的名茶碗和坂本繁二郎的画,说明好的艺术作品是可以提高人答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是可以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的。
E.作者从凌晨发现花未眠写起,引导读者思考关于美与审美的问题,文章具有启发性。以“海棠花”、“小狗”、“晚霞”这样的形象来阐述自己对美、对感受美的认识,可谓深入浅出。
[参考答案]
1.(1)因为发现花未眠,发现盛放的未眠之花格外的美。(2)发现小狗的样子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十分相似。(提示:先从上下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转换和表述。)
2.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提示: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有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3.“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提示:注意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本段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关”句,结合分析可知,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的角度而说的。)
4.B、C。(B项对艺术创作的批评已显牵强,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扯上关系,更属无稽之谈;C项句罗丹和玛伊约尔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领略到自然之美”,而“我”的小狗与宗达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相似的叙述,则是为了说明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同样可以使人领略到自然之美的道理。)
tag: , 高一册语文教案,高一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一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