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丑小鸭教材分析

丑小鸭教材分析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445  栏目: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丑小鸭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改写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个故事的情节对于孩子们来讲,肯定不陌生。碟片、电视、课外书里都能找到它。但是,课文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语言优美富有情感。这些如果没有老师的巧妙引导,学生很有可能不会领悟,甚至熟视无睹。因此,我在制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把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丑小鸭曾经不幸、最后无比快乐的心情,培养同情弱者、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时,尽量屏弃过多的故事情节的梳理,过分理性的“肢解”,以体验、感悟为主要学习手段,让感性教育去呼唤孩子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去引发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深层把握、去引导他们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一、重组结构,激发情感。

如何让孩子更真切地体验目标所期望的“通过朗读,体验丑小鸭离家后的不幸,和变成天鹅后的欢乐心情”?特别是,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的欢乐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欢乐显然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那是一种肉体和精神上获得解放和重生的欢乐。如果没有老师巧妙的引导,仍然按照文章的情节结构顺序进行教学,仅仅通过朗读,是很难让孩子体验到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的欢乐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欢乐的区别。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的展开与教学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中间地带”。

通过研读文本,我发现丑小鸭的快乐与它的经历的苦难宛如阴阳两极,是密不可分的。苦难越深重,快乐越欢畅。为了突破目标与过程之间的“中间地带”。我在处理这篇文章的教学结构时,根据情感目标聚焦课文最后一个激情点——“啊,多美的天鹅!”“瞧,它们飞得多高!”大家不知道,在这群天鹅中,有一只,就是那曾被大家百般嘲笑过的丑小鸭。将整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感知全文,对比美丑,一读重点句;第二板块——品读想象,感受苦难,二读重点句;第三板块——拓展延伸,升华移情,三读重点句。在一、二板块的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导语反复跟前面的丑陋、磨难相联系、相对比来组织教学。这样强烈的内容上的反差、感情上的对比,使孩子们对丑小鸭的磨难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反过来,也使孩子们对丑小鸭现在的那种美丽、那种幸福、那种快乐、那种兴奋有更深层次的体验。这样的安排,较按情节发展线索来安排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感情,也更有利于加深孩子们对丑小鸭由磨难到最后成为天鹅后的那种快乐的感悟。当孩子们在经历了几次感情起伏的跌宕,与丑小鸭一起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时,丑小鸭的形象、丑小鸭的感情、丑小鸭的精神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二、落实字词,积累情感。

把突破重点词语与积累作者情感相结合。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而这些重点词有时往往情系全文,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所谓的“文眼”。这样的词语要做放大处理。课文第三段的教学我抓住文眼“孤单”一词展开:① 找“孤单”一词;② 根据文本语句感悟小鸭的“孤单”;③ 回味自己生活中“孤单”的感觉;④移情体验: 如果你就是这只孤单的丑小鸭,会怎么想呢?⑤读出孤单的感受。这样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品悟,既可以屏弃繁琐、细碎的分析,牢牢抓住情感线索,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词语有效地积累、运用词语。

三、感性呈现,丰富情感。

从“人学”的角度来看,感性和理性对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同样重要。然而,现在的语文课,从总体上来看,对学生从感性上面的发展重视不够,比如说学生的感受、感悟、直觉、顿悟、甚至是无意识等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

感性讨论。在教学丑小鸭的三次磨难中,我屏弃过分理性的“肢解”,花大量的时间体现了注重想象,引导孩子感悟体验的特点。设计了两个侧重点不同的感性化的讨论点: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移情体验“丑小鸭心里会怎么想?”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通过画面想象“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感性补白。在朗读写白天鹅美丽的句子时,我用《咏鹅诗》补充画面,将天鹅的美诗化,将孩子们赞美天鹅的情诗化。在教学第六自然段时,通过补充材料,展现丑小鸭冻僵前的挣扎拼搏,丰富人物的精神内涵,填补文本空白,掀起学生情感的浪潮。

感性导语。在引导孩子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我考虑教师自己对于生成无力应对的现实,尽可能地设想孩子可能出现的学情与教师引导的语言,将情感层层推向高潮。

感性化的讨论,感人的补白,煽情的导语,希望能点燃孩子们的想象,丰富孩子们的情感,让孩子们走进文本,与丑小鸭同命运共呼吸,真正走进丑小鸭的心灵。

四、深化主题,点燃心灵。

对《丑小鸭》的主题挖掘,仅仅满足于对丑小鸭的形象的内涵把握上,让人感觉从丑小鸭的经历到孩子们的生活,从丑小鸭的故事情节,到深刻的人生道理,似乎也存在着“中间地带”。于是我开始留心收集关于这一课的广泛的信息资料。在这个设计中,我引进了《安徒生的故事》这一材料,这就从主题挖掘上,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丑小鸭和安徒生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到丑小鸭、安徒生的经历带给人生的思考、启迪,使《丑小鸭》的精神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命。估计学生能写些诸如此类的话:

我想对鸭哥哥姐姐说:“你们是哥哥姐姐,不要欺负弟弟,要关心他们,瞧,你们的丑小鸭多漂亮呀。”
  我想对鸭妈妈说:“谢谢你鸭妈妈,你费出那么多劲才孵出丑小鸭,而且疼爱他,不嫌弃他,你真是一位好妈妈。”
  我想对小猎狗说:“希望你们尊重别人,和周围的小动物交朋友。”
  我想对农夫说:“您真是一位好心人,谢谢您使我们拥有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我想对丑小鸭说:“丑小鸭我真佩服你,你那么坚强,同时希望你不要看不起自己,祝你今后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是情思的浪花,是孩子们感悟的浪花,更是他们生命的浪花!在感性教育的火焰中,孩子们的心灵被点燃,散发出异彩纷呈的夺目的光华。

 
 


,丑小鸭教材分析
《丑小鸭教材分析》相关文章

tag: 丑小鸭  ,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