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甚、至、蒸、死、继、乎、叨”7个生字,会写“久、至、死、乎”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知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的可怜。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写及运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鸟的家在森林,那小鱼儿呢?(大海)!是呀,它们的家在大海,他们也和每个同学一样,都爱自己的家。小鱼在深蓝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巨浪一层一层地拍打着岸边,许许多多的小鱼也被冲到了沙滩上,当潮水退回大海的时候,有些可怜的小鱼被困在了水洼里回不了大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可怜的、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
2、板书课题:28、浅水洼里的小鱼
理解“浅水洼”的意思。(小水坑,水坑不深,水不多。过一会,我再去看,有的水坑都没水了,都干了。)(很浅的水坑)
指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初读全文,把握整体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小朋友们你们看,可爱的小鱼游到了我们的课堂中,让我们亲切地向它们打声招呼吧!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生字都会读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3)齐读。
(4)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试一试。
3、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流利。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小男孩救小鱼。)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重点:蒸是后鼻音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度:让我们一起到沙滩上走一走,看一看浅水洼里的小鱼。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师生交流。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被困的鱼儿很多很多)对,这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概括?(成千上万)再读一读,读出被困的小鱼之多。
指导朗读。
◇“用不了多久”
说明了什么?
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你的感受。
◇“被太阳蒸干”
哪一个字震撼了你?“蒸”是什么意思?蒸下面的四点底是由火变来的。
你看到“蒸”,会想到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那此时的小鱼会是什么感受?
你能读出这种痛苦的感觉吗?
◇“它们被困在……”
理解“困”的意思。
说话练习:想象此时的小鱼会说些什么?(谁来救救我呀!我快干死了。我多想回到大海里去呀!)
用朗读表示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条小鱼,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回到大海)
多人说
小结:我知道了这些条小鱼都想活,可是小鱼的命运会如何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指导书写。
写“久、至、乎、死”四个生字,
教学反思:
这篇教学设计是《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的第一课时上完课后,感觉一般般。后来听了老师们的点评,心里豁然开朗。是啊,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些呢?我想这就是距离吧,而且是很大的距离。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词障碍后,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听了老师们的几堂课后,发现这班孩子确实不一般。从他们课堂上的精彩回答可以看出,孩子的灵性被老师的巧妙引导发挥地淋漓尽致。真的,他们的朗读水平,他们的思考能力,他们的语言积累都让我佩服。原以为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也一定会表现的很不错的。可是,一节课下来,我发现事情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的。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在我自己身上。
1、教材解读不到位。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孩子们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读懂了什么?孩子们说得很好,但是我没有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生成。比如:对词语“甚至”的的理解是很难的,这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语,生硬的让学生去理解会很难。只要孩子体会到被困的小鱼很多就可以了,然后指导朗读,在朗读中体会甚至的意思。这样就把老师和学生的难点化解了;对“困”字的教学没有涉及到,这是让学生体会小鱼被困之难受最好的切入点;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三个“干” (吸干、蒸干、干死)没有抓住,如果抓住三个“干”,让学生深入体会被困在浅水洼的小鱼的痛苦,就不至于后面的想象说话学生没有入情入境了,就不会造成学生笑。面对这么可怜的小鱼,学生应该是感到难过、伤心的,可是我没有引导好。总而言之,对教材的解读还是不够,听了点评,心想为什么自己在解读教材的时候怎么就想不到呢。
2、课前准备不充分。
在教学生字时,学生讲到“蒸”字,有一个孩子讲到这是一个象形字,但是他讲的不全对。我也知道这个孩子说得不对,但是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解释,只知道这是一个象形字。其实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过程中,对“蒸”字的解读会帮助孩子们更深地体会小鱼被困之苦。这源于我课前没有充分准备,没有在课前去解读学生。
3、课堂评价单一性。
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最大的享受是感受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脱口而出,顺理成章,可以说是不带痕迹的评价了学生的优劣。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尝试着学一学。可是,从整堂课下来,好像对学生的评价很少。这也源于在平时的课堂,这方面做得不够。造成了再今天的课堂上不能及时、到位的评价学生的回答。从而不能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也少了很多的生气,很多的灵性。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预设的太多,生成的太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先从解读教材上下苦功夫,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让自己的课堂努力成为带有灵性的课堂。
tag: 教学 ,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