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议论文论证的主要技法。
2.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听课中明确技法,在训练中掌握技法。
3.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善待生命,对生命有人文关怀。
教学难重点:
掌握一些重要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
教学过程
一、话题探讨
1.交流搜集的素材,谈谈体会。
例如: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礼记•檀弓上》
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 ——柳宗元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
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冰心
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对死亡感到悲哀,这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爱智者,而是一个爱欲者。 ——[古希腊]柏拉图《费多篇》
2.话题感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这是保尔对生命审视后的珍视;“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这是蒙田对生命思考后的回答;“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是宗璞沉浸在紫藤萝的繁密花朵的光辉中对生命活力的礼赞;“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这是张晓风对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由衷的感动。有生必有死,生死问题是人类最重大的问题。哲学家同我们一样,思考生命的存在;伦理学家同我们一样,挖掘生命的价值;生命科学家和医学家同我们一样,想办法拯救和延长生命;宗教所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在追问:生命,包括灵魂么?一个人的生死观,将直接影响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联系着他的成功和失败,是我们每一个都必须给出正确答案的问题。
二、写法指引
一篇议论文总是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的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论证得高明,观点就鲜明,论证得精巧,分数就提高。怎样论证才是高明精巧呢?这就得摆事实,讲道理,就得旁征博引,比较对照,就得善于证明,善于推理,也就是说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1.阅读以下高考范文的选段,思考每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一:“在成功的背后,总是有失败和挫折的,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如此。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利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〇六。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明一千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由此可知,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完全没有必要,或许今天的失败,正预示着明天的成功呢!” 《失败是成功之母》
例二:“有鸿鹄之志,方能扶摇九万里。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东渡日本……可以说一切英才都因为有了大志、大德、大才,才获得了成功。‘机遇’并不会遍洒甘露,绝不是普渡众生之神,‘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机遇》
例三:“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懦弱者,那是一堵高高的墙。”(《尝试》)
例四:“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垓下之围,一统江山。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人,怒疏屈原,而身死异国。”(《情感与理智》)
例五:“蚌在自由自在生存的过程中,一粒沙子钻进了它的体内,生命的磨难由此开始,为了摆脱痛苦,它不断地砥砺,不断地挣扎,不断地抗争,结果,体内的那粒粗糙的沙子竟然变成了一颗晶莹圆润的珍珠。它曾经是一支伤痛的蚌,而现在成了珍珠的载体。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会有挫折和苦痛,只要我们敢于抗争,美景是属于我们的。”《要正确对待挫折》
讨论小结:
高考作文显示:①事例论证,胜于雄辩;②引经据典,画龙点睛;③运用比喻,生动形象;④正反对比,观点鲜明;⑤引申类比,耐人寻味。
对于上述论证手段,请同学们务必根据文章的论点,按照自己掌握和挑选的论据,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合理兼顾,一般应综合运用二、三种。
2.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及运用。
(1)例证法(事例论证,胜于雄辩)
例证式就是在提出问题或论点以后,举出实例,通过实例来说明或论证自己的观点,亦称“例证法”。例证式作文属于运用事实进行论证的议论文,更确切地说是用重点事例进行论证。即在经过审题,确定中心论点之后,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来加以论证。例证式作文的优点就在于用事实说话。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恰当地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论辩力。示例:《谈骨气》的三个典型例子。
例证式思维模式:论点→论据+分析→结论
(2)引证法(引经据典,画龙点睛)
引证式就是用引证法进行论证,写议论文。它是一种运用理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理论论据一般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公理、定理以及内含警策的格言、谚语、成语等。示例:《》
引证式议论文思维模式:论点→引据+据例分析→结论
(3)类比法(引申类比,令人回味)
为了讲清一个道理,将有类似特点或相似关系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结论,叫类比式论证,它的特点是从特殊到特殊。示例:《晏子使楚》“淮橘北枳”
类比式思维模式:论点→甲事物+类比事物→类比点→结论
(4)对比法(正反对比,观点鲜明)
把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或道理对举出来,通过对比分析来证明论点,这种方法叫对比式论证。示例:《过秦论》“山东之国”与陈涉对比。
对比式议论文思维模式:论点→甲事物+对比事物→对比点→结论
(5)比喻法(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tag: 善待生命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