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565  栏目: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声声慢教案,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离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2)“秋风”意象略讲
    出示幻灯片13:“秋风”意象“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古逢秋悲寂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过雁”意象分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因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而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
    出示幻灯片14:“过雁”意象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4)略析“黄花”意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详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壮志难酬之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www.lexue88.com     (亡国之愁)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
    耳边,更滴向心头。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7)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四. 较阅读〈醉〉、〈声〉两种不同愁情
    五. 小结
    出示幻灯片20: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上一页  [1] [2]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相关文章

tag: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